中国青年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他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花这么长时间整理、勘正史料,创作《甲午一百二十年祭》,您内心的触动肯定也很大。
张飙:我在搜集资料时读到一段史料,至今难以释怀。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前,因为劣质煤的问题,日本舰队早半个小时发现了北洋舰队。正是这半小时,日军司令提前命令各舰做好战斗准备,并下达了用餐的指令。北洋舰队却因为发现对手晚,饿着肚子打了这场对中国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仗。
其实按当时有关规定,唐山开平煤矿应无偿向北洋舰队供应上好的优质无烟“五槽煤”。可是从丰岛海战前开始,北洋舰队收到的就是散碎的劣质“八槽煤”,燃烧力差,烟雾浓密,极易被对手发现。丁汝昌为此写信给开平煤矿负责人张翼,并将此事通报给了李鸿章。但这个张翼是醇亲王府的总管,他将“五槽煤”在市场高价出售,用劣质的“八槽煤”应付北洋舰队,从中牟取暴利。面对质问,他有恃无恐地说,只有这种煤,你爱用不用!
你能想象吗?一支寄托着整个王朝希望、被亿万民众视为保护伞的舰队,就这样用着最差的燃料,去迎战装备精良的、用的是最优质的无烟煤的强敌。“读史至此,直欲嚎啕大哭”。这是我写文章时的真实情感。后来这篇文章在网上广为转载后,许多网友评论,他们也有“欲嚎啕大哭但又欲哭无泪”的感觉。
历史发生在前人身上,不受我们左右,但每每看到明明可以这样做,前人却没有这样做时,我们总是捶胸顿足、扼腕叹息。比如平壤战役,城内有充足弹药和粮草,清军再坚持几天战争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可是主帅叶志超竟然6天跑了500公里,把战火引进了国内。再比如驻守被称为北洋精华的大连炮台的赵怀业,居然一枪没放就仓皇逃跑,连清军的水雷分布图都没带走,使得日军轻松地照图清除了大连湾中的水雷。
所以,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关注那段历史。因为甲午战争前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天仍然可能存在,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及时发现并改正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