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研究中外历史中提炼“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什么?中国模式什么样?邓小平对中国模式的概括提炼,也是从中外历史对比中,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寻找智慧之源的。邓小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的模式,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有自己的特点。总结起来,邓小平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十月革命的道路,邓小平称之为“中国的模式”。二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也有自己的特色,邓小平称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称之为“中国自己的模式”。
1.根据中国的实际,寻求自己革命的道路,包括方式
中国的模式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自己的特点?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并同“俄国的模式”对比分析时,提出了“中国的模式”概念,把它总结为“中国是根据自己的实践与马列主义结合取得胜利”。翻检邓小平公开文献,直接使用“中国的模式”提法有两篇,一篇是1980年5月31日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以《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另一篇是1980年11月24日见圣地亚哥·卡里略率领的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时的讲话,摘要收入了《邓小平年谱》。[25]两次讲话相隔近6个月,都是在论述如何处理党与党的关系时涉及中国模式问题的,表述内容、用语份量有些不同,其基本思想观点完全一致,只是个别提法有些变化发展。我们主要讨论第二篇文献。
邓小平在谈到党与党的关系时说:“有两条原则一定要坚持。第一条原则是,党与党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党关系,不是父子党关系;第二条原则是任何国家的事情只能由那个国家的马列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自己去判断,犯错误也是他们自己犯,他们自己去纠正,不要拿我们的观点、模式强加于人。”谈话中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谈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时指出:“什么叫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寻求自己革命的道路,包括方式。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功绩就是这一条。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的模式”基本内容的表述。那么,中国模式有没有普遍意义,其他国家如何对待中国模式?邓小平认为:“既然中国是根据自己的实践与马列主义结合取得胜利,那末其他国家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做?中国并不是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的。如果这个经验总结得好,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国家包括落后国家,也按照中国的模式去取得革命胜利,更不能要求发达的欧洲国家采取中国的模式,当然也不能要求采取俄国的模式。”
邓小平在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第一,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否认,在世界各国的革命进程中,既有“十月革命的模式”亦即“俄国的模式”,也有“中国的模式”。第二,中国模式的精髓是“自己的实践与马列主义的结合”。第三,既然中国按照这个思想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那么,其他国家也可以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第四,将“中国模式”的这一精髓领会透彻,那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出现了。
这是邓小平关于中国模式第一个方面科学内涵的揭示,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