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周边外交环境恶化。由于日美在东海、南海不断挑拨,同时,日本在印度、蒙古所做的“功课”也不少,甚至日本在朝鲜半岛也会随时变化其战略,因此,我国周边外交当中的不稳定因素有上升的趋势,必须加以警惕和沉着应对。
其次,中日军备竞赛加剧,中日关系超出可控范围。安倍“军事大国”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政治军事目的,也有经济含义。军工企业不仅是振兴日本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安倍经济学”能否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经济利益的驱使,政治安全上的互不信任,将会使有关“中国威胁论”和“历史认识问题”的宣传更加情绪化,导致两国人民之间在感情上的隔阂增大。这种态势如不遏制,中日关系将倒退,中日两国多年来改善关系的辛勤努力可能付之东流。
最后,中日两个大国在军事上的对峙,将使东亚区域合作受到严重破坏,亚洲复兴遥遥无期。十多年来,经过中日韩三国以及东盟各国的努力,亚洲区域合作初见成效。亚洲区域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亚洲社会基本稳定。但是,日本作为亚洲的一个大国,如果和域外的超级大国密谋成为亚洲的麻烦制造者,将会给亚洲地区的政治安全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多年来,美国为了在亚洲延续冷战体制,维持霸权地位,对东亚区域合作极尽破坏之能事。亚洲的事情说到底,最终还将由亚洲人自己来决定。亚洲在构筑自己的安全新秩序和金融新秩序的同时,应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立场。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来亚洲做生意,反对任何人来亚洲搞破坏,任何企图让中日两败俱伤,自己从中渔利的阴谋不会得逞。
【注释】
①読売新聞戦後史班编《「再軍備」の軌跡》、読売新聞社(1981)、第35页。
②③田中明彦著“日本の外交戦略と日米同盟”、《国際問題》No.594(2010年9月)、第34页。
④細谷千博著《日本外交の軌跡》、日本广播出版协会(1993)、第124页。
⑤⑦高坂正尧著“通商国家日本の運命”《中央公論》(1975年11期)。
⑥北岡伸一著“日本外交の座標軸—外交三原則再考”《外交》Vo1.(2011年2月)、第12页。
⑧中曾根康弘著《21世纪日本の国家戦略》、PHP研究所(2000)、第16~17页。
⑨小泽一郎著《小沢主義》、集英社(2006)、第162~163页。
⑩渡辺昭夫著《現代日本の国際政策》、有斐閣(1997)、第23页。
责编/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