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高放自述: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与时俱进(4)

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从教70年心得

核心提示: 我终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即学生阶段(1944——1949)、执教阶段(1949——1978)和重新焕发教研青春阶段(1979年以来)。这70年可是我苦心求索、跌宕起伏、曲折变化、备尝艰辛的历程。回首简要概述这三个阶段历程,大致反映出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风霜面貌

社会主义理应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由社会出主义,靠社会显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发表过500多万字文稿,论述当代应该如何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苏联兴亡之道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之路,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等重大问题,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等十五部文集和专著。在校内开设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培养了三十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92年我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并且享有政府给予的特殊待遇。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左”的势力依旧强劲,我的教研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校内“左”的势力抬头,有人把我的一些学术观点视为“异端”。例如,我批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定义,有人给我扣上“大反斯大林”的帽子;我认为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没有不集中的民主,却有不民主的集中,有人给我扣上“反对民主集中制”的帽子;我论证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多党制,有人给我扣上“鼓吹多党制” 的帽子。由此,我感到在校内难以正常工作,于是从1994年起拒招博士研究生,这样我就在1997年满70岁时光荣离休。随即有外交部机关党校、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发给我教授或讲座教授聘书,我把课堂转移到校外,并且在报刊上继续发表我独立思考的新见解。我认为当今应该把社会主义理解为: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社会主义顾名思义理应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由社会出主义,靠社会显主义,而不能只以政党为主义,只为国家而主义,只由精英出主义,只靠媒体显主义。只有彻底克服苏联模式教条主义与专制主义弊病,充分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才能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即社会化程度更高、国家的社会职能更强、社会主义因素逐步增多的新阶段。当今世界竞争超越垄断,已经难以再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来界定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当今已经难以通过暴力革命、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来推翻世界资本主义,而只能由主张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众多社会主义政党共同努力,通过和平改良、不断改良和世界改良,从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资本主义化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化。看来,社会主义将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并非以往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资本主义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以愉快劳动为基础、由自由人社区自治的社会形态。我各用21个字最简明地概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个社会形态的核心内容。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远景更是满怀自信。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矢志不移,坚持到底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来了新校长和书记后,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让我提前离休是不公正的,理论研究应该鼓励创新探索,于是2005年又返聘我续招博士生,并且给本科生讲一点课。2007年9月1日,学校为我召开了“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报刊都发布了消息,会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高放学术思想评论集》。2009年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人民日报》于9月9日第7版要闻版“我和我的祖国”专栏发表拙文《六十年两度“闪光”》,这是对我教研生涯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同年,中国人民大学授予我荣誉一级教授称号。由我牵头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材,1990年初版时曾经遭到打压,然而,今年1月已出版了第六版,《人民日报》3月19日以《千锤百炼出精品》为题发表书评。20多年来,该书已经累计发行一百多万册,还被作为“中国的经典”译为日文出版。《延安干部学院学报》从2013年5月第6卷第3期起为我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讲座”,迄今已连载5篇,每篇从标题到内容都很有新意,引起广泛关注,得到多人好评。

在有生之年,我还要竭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理解、运用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矢志不移,坚持到底。

 

责编/徐艳红   美编/于珊

本文为人民论坛网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网原创专栏”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