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王京生:文化才是经营城市的核心要义(2)

◉创新理念推动文化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如何推动文化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经历了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从最初把文化视为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到打破高度的封闭;从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对分开的战略认识,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到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到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到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些认识展示了我们国家对于文化的作用、意义和价值等理念的重大创新。正是这些创新的理念推动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当然,必须力避对国家主张的形式主义解读和操作。有时看似抓住了大好形势,其实是不合规律的乱弹琴;有时尽管搞得轰轰烈烈,但最后没什么文化建设成就可言,只剩些材料的汇集、金钱的累积和空洞的口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比如,有些城市热衷于跟风提炼“城市精神”,而这些所谓的“城市精神”,内涵存在着“千城一面”,对一个城市来说没有任何的独立意义,就连当地的老百姓也不认可;尽管标语口号满大街都是,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能渗透人心,更遑论形成一种什么价值观了。更有甚者,在前些年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热潮中,很多地方搞了一大批所谓的文化专案,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效益,很多从一开始的轰轰烈烈到最后的无果而终、不了了之,沦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一时辉煌”,包括一些所谓的文化园区最后逐渐荒废,成为房地产商的竞逐地。坦率地说,这其中,很多都是政府在努力地“推动”,这种盲目的推动破坏了文化发展的机会,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因此,城市文化运营,必须经过综合的顶层设计,寻求城市文化特色和定位,确立符合自己城市的理论根据、战略目标和文化特色。政府主动推动文化发展,不只是简单停留在文化设施的摆布、重大活动的组织上,而应当着力于保持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人民日报   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