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王京生:文化才是经营城市的核心要义

深圳文博会

深圳创意产业园

深圳图书馆

深圳文化中心

民俗文化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塑造城市文化形态的过程中,需要从运营的角度对城市文化发展进行设计、运行、管理和改进,最终形成城市文化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如果说拼经济、拼管理是所有城市无可选择的必由之路,拼文化则是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经济“吨位”不够的城市,文化资源和文化流动有限,不存在拼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城市又未必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那些有着发展潜力又有远大抱负的城市才可以通过自觉的文化创造,展示独特的文化风采。

城市文化运营,首先是要服从国家战略布局,发挥国家立场对本地文化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其次是把握好城市文化发展的关键期,深入发展、发扬城市文化的特色;再次是激发城市治理活力,形成城市文化运营的顶层设计。

1

城市文化运营要服从国家战略布局

◉城市文化运营的主力

城市文化最终形成自身特色,需要一种自觉自为的建设,这种建设对本地文化发展会起到一种吸附和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对文化的营造行为。

世界上,很多文化特征突出且单一的城市,主要通过某些政策的支援推动形成特色文化,这类城市的运营手段也相对单一。例如,音乐大师莫扎特的诞生地——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个典型的音乐之城,莫扎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里。当地政府将莫扎特故居保护起来,并将他曾经生活过的粮食街,打造成汇集了国际品牌和当地特色商品的购物街,而且每家店铺都沿用世代流传下来的手工铁艺招牌,充分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的尊重和保护。当地的莫扎特音乐节是萨尔茨堡的城市名片。与此类似,法国的戛纳,虽然也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但却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城市,就是因为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节期间,明星云集,热闹非凡,国际化的特色相当浓厚。这样的一些单一特色的城市,文化运营的共同特点大多是政府去推动,社会来运营,也有的直接在政府支援下由专门的创意机构去推动文化活动的创新。

但对于像深圳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文化建构和文化运营的理论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城市文化的生成是由移民自然带动还是政府主动运营来推动?在这类城市中,上海的城市文化发展比较典型。上海自开埠以来的文化,基本上是遵循着文化的流动性原理,通过经济的高速发展,然后迅速地把文化聚集起来。整体而言,是通过物的流动来带动文化的流动和传播,这其中也包括人口的流动。深圳的文化发展也基本呈现出这个规律。但有一点大不相同的,就是政府具有更加积极的文化自觉,使文化与经济一样,成为推动城市整体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

近十几年来,深圳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不仅仅依赖于人口的流动,不仅仅由其自发地生成,而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移民文化融合,借力于科技力量的推动,更得益于自觉的谋划和布局,如将文化产业列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意识地推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多业态的融合。这些举措都是主动地促进文化的发展,使文化始终处于一种自觉调整的状态。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文化赢了,整个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受到文化广泛深入的影响而有了重大发展。这时候,文化就能真正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引擎。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人民日报   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