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一般民调是委托谁来做?我们看到媒体、研究机构、咨询公司都在参与。公众应该如何判断一份民调结果的可靠性?
胡伟:应当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来做,是第三方,不是政府自己做,最好是形成品牌,就像美国的盖洛普。我们国家目前民调机构不少,但还没有形成品牌,有的专业性也不强,甚至在方法上都存在问题,有的是政府部门自导自演,这样当然不行,也缺乏公信力。2010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65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认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征集民意,但同时84.5%的人反映目前民意征集“存在走过场”问题,还有63.7%的人认为部分民意征集“随意性大,缺乏统计和分析”。这说明,一方面民众对于民意表达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民调手段和方法还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目前各类民调多了起来,但其可靠性、可信度却屡遭质疑,一些民调结果一出来便受到网民普遍抨击,其科学性、专业性都亟待提高。
因此,民调的关键是要有科学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为CATI。但CATI调研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大规模开展CATI资质的机构并不是很多,造成鱼龙混杂的状况。实际上,民调的专业性很强,如果问卷设计、抽样方法、数据分析和意见权重分配等环节不规范,很可能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做了之后不但没有效果,还会误导舆论,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化调研机构还很少,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就更少。
要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度和可信度,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包括调查的中立性、机构的专业性、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抽样的随机性、访谈过程的客观性、数据分析的可靠性等。普通民众当然无法判断一个民调是否可靠,只能通过优胜劣汰,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民调品牌,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取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