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街头政治”如何走出低度民主的“怪圈”(4)

专访知名政治学者刘瑜

●《中国青年报》:可是,“街头政治”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不可避免。这种表达诉求的方式,能否帮助一个国家的民主更趋成熟?

刘瑜:还是我刚才说的,“街头政治”是否能够成为民主政治中的一种有益因素,取决于当事者如何运用它。是将它与民主的“体制内”机制相结合,还是绕过甚至取代、打破那些民主的“体制内”机制?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也是“街头政治”,今天美国也还在不断发生着占领华尔街运动、茶党运动等“街头政治”,但是除了其中的个别因素,大多数参与街头运动的人并没有说,让“街头的声音”取代选举结果、取代议会讨论、取代法院判决吧,他们只是说,让我们“街头的声音”流向议会、流向总统和官僚机构、流向法院。在这种情况下,街头政治往往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

但是不幸的是,目前在很多国家所发生的事情并非如此,它是以“街头政治”来推翻民主选举的结果、推翻程序政治、推翻宪政秩序。这时候的街头政治不但不是民主的,甚至可能是反民主的。泰国、埃及、乌克兰发生的事情,都或多或少有这个特点。这种情况下,街头政治不但不能促进民主稳固化和成熟化,反而可能破坏民主,从而造成民主刚建立就被“街头政治”推翻的恶性循环。比如乌克兰,1990年左右算第一次革命,2004年算第二次革命,2014年又第三次革命了。比如泰国,从193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19次政变。比如土耳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4次政变。这种恶性循环说明,很多人到了新的制度里,还在玩过去的游戏规则,因为他只会这个。

不过也应该注意到,在这些国家“恶性循环”的过程中,总体而言,它的“烈度”可能会逐渐降低。泰国这次冲突,至少到目前为止,军方还没有介入,从历史而言,这也是一个进步。土耳其的历史变化轨迹类似。我的意思是,从不成熟的民主走向成熟的民主,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不大可能一夜之间发生。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街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