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很多亮点和创新点,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等等,总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影响世界。针对以上热点问题,理论网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以后,您作为理论工作者,有什么感受?
赵振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既回答了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又回答了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切的现实问题。三中全会的《决定》分为十六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总结了过去35年来我国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改革目标,指明了改革的战略重点等;第二到十五部分,分别论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最后一部分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革领域,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呢?
赵振华:根据我的理解,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决定了我国的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虽然我国过去35年的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随着我国人均GDP、GDP总量的提高,国际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是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冷静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总量固然是全世界第二,但是任何一个巨大的总量,除以13.5亿人口,可能都会得出一个比较小的人均量,人均GDP位居全世界第90位左右,不属于世界前列,而是处于偏后的位置。
另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变,那么就要求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说,现在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相当多的还集中在经济领域,如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城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区域结构不合理问题,投资高、浪费大、效率低的问题,收入差距大的问题,等等。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个具体问题,其背后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没有理顺。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改革任务依然没有完成,有些甚至还刚刚破题。过去该改的都改了,消费品进入市场了,一般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也都进入市场了,但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垄断的问题没有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过去的改革给大家带来好处,所以大家都拥护改革,未来的改革可能对重大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触动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范围由原来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展到全面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等各方面都要改革,改革面广了,涉及到的领域更宽了,涉及到的问题更难了,所以我们要把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前推进。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像总书记强调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到哪天宣布,我们的改革完成了,以后不用改了,恐怕不是这样的。因为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生产关系要不断进行调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不同时期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完成,还要把这个任务继续完成。
第三,在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各项改革都要推进的情况下,我们要从复杂的矛盾里找出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矛盾时时存在,处处存在,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一系列矛盾摆在我们党的面前的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带动其他各项矛盾的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是火车头,有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火车头,就像动车一样,火车头在前面起主要的带动作用,其他一节节的车厢就有动力,共同把我们改革的火车向前推进。
记者: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其他改革的关系是怎样的?
赵振华:经济体制改革里相当多的内容也是其他改革的内容,内生于其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就涉及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不进行政府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社会体制改革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涉及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是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动起来了,会带动其他改革,当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是要忽视其他改革,更不是不要其他改革,其他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有促进作用。政治体制改革改好了,大家有了积极性,就会参与到经济体制改革里;社会体制改革改好了,能够给整个改革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才能继续深化。各项改革都是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所以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来牵引其他各项改革,同时注重每项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