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租汽车的服务对象会发生变化。在城市交通体系不完备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出租汽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城市高端消费人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出租汽车在提供个性化出行的同时,服务的主要对象也会扩展。高端消费人群会更多地购买私家车,出租汽车服务逐渐面向日益增多的白领阶层。
出租车的公共特性首先表现在经营权的公共性,政府通过非市场化的特许经营方式把经营权无偿让渡给经营者;政府无偿让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出行便利和城市交通的良好秩序。同时,出租车行业又具有私人部门特征,首先,其中的行动主体,乘客、司机和出租车公司都各具有自己独立的意志,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由于交易过程中自主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都有一定的限制,又不具备完全的私人性;一般说来,出租车价格是法定的,乘客和司机之间没有讨价还价、相互协商、相互协调,进而达成交易的可能,行动主体的平等性也是不完整的;在出租车领域,公司之间、司机之间只能在质量上开展竞争,无法在价格上竞争。出租汽车行业的外部性非常明显:城市道路资源有限、乘客需要安全、汽车尾气排放影响环境等问题。不同的交通方式对碳排放影响是不一样的。出租车市场是一个准市场机制,因为出租车在大部分国家是实行总量控制的,消费价格也受到严格管制。在这个领域并不存在完全的市场机制,换句话说,以市场的自愿交易和自发秩序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在出租车管理领域会出现失灵,政府干预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在一些国家,出租车还在外表上被严格规定。一般说来,地方的服务市场是不完善、缺乏竞争的。地方准市场的成功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和对市场的管制。
基于上述特点,政府把出租车经营垄断性特权给予企业或个人,让它们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这些条件包括总量控制、质量控制、价格控制、强制标准、经济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来保护行业健康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出租车行业本身具有公共特质,出租车的数量和多寡关系到城市交通是否畅通、市容市貌是否雅观、居民出行是否便利和安全、外来旅游乘客是否便利、各个社会阶层是否满意、出租车司机收入是否得到保障等。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
在理想状态下,要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必须建立买方、卖方和消费方各自的价值理念,即买方的公共价值、卖方的职业主义价值和消费方的社会公德。现实中,我们有诸多政策,纵然制定得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社会环境而无法实施。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派克(Robert Park)认为,任何制度形成时都带着价值色彩。这个带有价值色彩的东西在维系着制度的运行,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点。⑤
政府:培育买方的公共价值。从政府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来说,它涉及三种责任:政治责任、财政责任和管理责任。就其政治责任来说,主要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这就要看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普遍性(既要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也要看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还要看基本公共服务对居民长期发展的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就其财政责任来说,作为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政府对其必然会有产出效率要求,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实现,提高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效率,会缩小政府财政支出的缺口,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换句话说,就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就其管理责任来说,这主要是指供给方式和服务质量。如果政府缺乏政治责任,就很难形成针对居民需求的政策,如果政府缺乏财政责任,即便是有政治责任,也难以实现其政治目标。而管理责任的缺乏会直接影响服务效果。政府的政治责任、财政责任和管理责任都是基本公共价值的重要内容。
就政府来说,最为典型的公共领域是福利领域,也最能体现其公共价值。“OECD国家把社会性支出界定为:由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向家庭或个人提供的福利或财政支持,使他们在自己福利因环境变化受到影响时得到支持。这些社会福利包括现金福利(养老金、生育期间的收入补贴,等等)、社会服务(儿童、老人、残疾人关照)以及拥有社会目的税收减免(对有孩子家庭的税收支出、私人医疗计划的税收优惠)。确定社会支出有两个标准:或是支出目的的社会性(OECD国家社会支出数据库把社会目的分为老龄、求生者、能力缺乏者、保健、家庭、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住宅、和其他社会领域),或是福利供给是必须个人之间的相互贡献或者是义务参与。”⑥这两个标准也可以用来判断公共领域的边界。福利是纳税人通过政府实现自己慈善目标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政府福利、慈善和志愿服务及其衍生出来的服务体系和活动是公共领域的核心。
政府的管理责任则是通过公务员的具体行动实现的。如何培养公务员的公共价值?让我们先看看国外的涉及公共部门的人事制度。通常,国际上把创造地方政府的就业环境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根据《世界地方政府自治宣言》第五条“地方政府雇员的雇佣和培训机会,应当确保地方政府的职位是具有吸引力前景的职业。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应鼓励和促进地方政府实行功绩制。《欧洲地方自治宪章》第六条要求,‘地方政府雇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应确保根据品行和能力录用到高素质的人员;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报酬和职业前景’”⑦。这就是说,要把提高地方公务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为此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培训、报酬和职业前景,使他们有信心、有责任心来从事这项工作。
这些年来,对于公共价值影响最大的正是党中央目前在贯彻群众路线教育过程中大力反对的“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府官员中盛行的“四风”大大影响了政府官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要求中国在反“四风”中重塑公共价值。
供给方:培育职业操守。温岭杀医案发生后,有人将原因归于医生和医院追求私利和利润,无视病人的痛苦,缺乏职业操守,等等。职业主义价值观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坚守最低道德底线,遵循基本职业操守。职业操守是指从业人员在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应当担当的社会道德。良好的职业操守至少包括:诚信、遵纪、守法、诚实、文明、礼貌、公道。遵守职业操守和完善制度是统一的,就医生来说,仅仅靠遵守职业事业操守是不能完全约束其行为的,还必须有相应的待遇保障。医药卫生改革坚持公益方向没有问题,问题是政府应当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遏制以药养医之后,相应的财政制度应当建立起来,这恰恰是造成当前问题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