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购买公共服务的技术路径与价值基础

要真正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落到实处,关键有两点:一是在技术上要进一步对公共服务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建立买方与卖方的关系模式,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政策的精细化;二是要建立完善实现公共服务消费的社会价值基础。整个民族应逐步培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所要求的“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前提

提升公共服务绩效。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政府绩效就是‘政府行政管理活动所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①绩效作为一种产出结果和状态,体现为是否有效,是否令客户满意,具体可表述为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直接产出(Outputs)和间接产出(Outcomes)。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表述:

一是3E(Econom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能。经济,是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多收入的方法。效率,是衡量投入产出,包括在保证一定标准的资源投入的同时使有效产出(各项服务)最大化。效能是对产出和影响的衡量。德鲁克(Drucher)认为:“经济和效率描述的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效能描述的是行为结果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吻合关系。”②从经验来看,效能在三者之间是最难评估的和计量的,特别是它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是4E,即有学者在3E之上又加了第四个“E”,即公平(Equity),指的是行为过程和影响的正义性和公平性。在一般意义的公共服务评价中,强调公平是必要的,例如,在有关垃圾处理或污水处理收费中,要考虑弱势群体的收入及其对他们的扶植和救助政策等。

三是测量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在效率上,可以操作化的指标就是产出(Outputs),在效果上就是间接的产出(Outcomes)或影响。一般说来,直接产出是可以通过客观指标进行测度,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现有的官方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的。间接产出在国际上通常是通过主观指标来测度的,常见的办法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测量客户的满意与不满意程度。就微观角度而言,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是指城市或区域能满足每一个居住者生活个性化需要的程度,它使城市或特定区域更具功能性,更符合特定群体(比如弱势群体等)的生理、心理特征(如智障者、残疾人等)和特定时期(如战争、灾害)所急需的特殊服务(如应急救助、抗灾抢险)等。

提升居民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从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出发,可以把公共服务绩效界定为:人们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包括客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主观的公共服务感受。客观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社会和市场供给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主观的公共服务绩效是指人们对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社会和市场供给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客观公共服务绩效和主观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共同构成科学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绩效,缺一不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人通过直接获得公共服务来得到最基本的满足,客观供给和主观感受在个体身上最终得到体现,公共服务目标也在此得以实现。

从主观感受出发,必须深入研究公共服务的具体特点和价值基础。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诸如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因病人不满意治疗结果发生杀医案和10月30日四川成都某校小学生因老师批评跳楼自杀事件等,都表明,公共服务的供给从深层次折射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或者购买与被购买的关系。主观的基本公共服务感受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精神于一身的综合体。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所以,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手段也不会是单一的。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绩效,才有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举措。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技术路径

对居民需求与公共服务进行分类。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必须将居民的问题和需求细化,由相应的机构人员加以处理。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的过程。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公共财政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支出和政府在社会领域的服务,特别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二是社会服务,包括社会组织参与和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企业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或方式,它们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或绩效。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广义概念而非特定的区域)所能提供给居民以及外来人口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施、环境、技术、服务等的总和。其中,政府的公共服务构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社会自组织系统内可能提供的服务,如社区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后者正成为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变化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QQ截图20131122151659

表1: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特征及其供应方式③

考虑到公共财政支出能力以及历史、政治、文化的不同,其各自的基本公共服务或社会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一样。“每个社会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市场和制度环境,以及实际的公共需求,来做出合理的选择。④”世界上一些国家又在公共服务中划分出基本公共服务(表1)。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或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特点是不一样的。这一方面不仅取决于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意愿、可用于再分配的财政收入的多少,还取决于政府失灵的程度、市场的发育程度、非营利部门的成熟状况、公共部门交易费用的高低等诸多因素。例如,在南非,基本教育(学前和小学教育)和初级医疗定义为基本社会服务,在加拿大,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主要是社会福利),在印度尼西亚,基本公共服务被定义为初等教育和公路设施。国际上也有人把基本公共服务称为核心公共服务(Core Public Service),如教育、保健、社会安全网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标签: 公共服务   路径   价值   基础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