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贾康:从“供给管理”角度疏解能源环境压力(3)

2.实现“供给管理”的战略思路与策略要领

面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挑战,必须回归到市场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这个基点上,将思路转到通盘让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普遍性降耗的长效机制上来。经济手段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让利益关系引导和促使我们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千方百计地节能降耗。在产业链传导过程中,让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过程中一步步推进中国经济“升级版”,抑制和化解雾霾为代表的环境危机因素。

3.对策重点

(1)高度注重聚焦于环保绿色低碳取向下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在“供给管理”特定要求概念之下,笔者强调资源开发、能源结构优化需要中央政府通盘优化、顶层设计的供给,这是无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不能够设想由地方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试错”的方式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各自试错,绝对不能真正解决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下压力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推进问题。一定要由中央政府牵头,履行好应该做的顶层规划、全局协调的事情。另外,在顶层规划之下消除产能过剩,必须和深化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雾霾等现实问题的刺激下更应该抓好全面配套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把倒逼供电供暖的节能降耗、煤炭(能源清洁化)和重化工业、汽车产业等低碳的技术供给和相关的有效制度供给合在一起,在创新升级方面走出实际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

(2)以经济手段为主推动节能降耗和产业升级换代。必须承认市场经济中总体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机制是市场本身,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时候,意味着政府在这里面要发挥更好的作用,即以经济手段为主与市场兼容对接,通过可持续的利益动机,让所有社会主体、企业和居民一起来“内生地”推进节能降耗和总体的“升级”。

(3)大力完善环境税收体系。在经济手段中,当然包括环境税收等有争议的机制,要攻坚克难、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可持续发挥作用的税制在改革中实现现代化。

(4)在全面改革中破解垄断。与基础能源领域理顺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这个重大问题相关的另一点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已可以更响亮地强调攻坚克难破解垄断这个命题。文件非常清晰地提出了全面改革中破解行政垄断和消除垄断因素的改革任务。

(5)在改革中建立和健全积极合理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 金融这个命题,始终是不可回避的战略问题,虽然有一系列的争议,二十多年也跌跌撞撞走过迂回曲折的坎坷之路,但笔者坚持认为,政策性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服务这个命题需要确立,关键是怎样在这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双轨”带来的寻租。合理的政策融资性机制,至少在我国相当长一段追赶和赶超的历史阶段上,要发挥它应发挥的作用,这也是“供给管理”的对策重点之一。

“供给管理”带有一些特殊的复杂性和特定的难度,带有一些不确定性。处理不好,也可能事与愿违。但总体来说,必须正视从“胡焕庸线”引发的基本国情,要以非常之策破解非常之局,更要在全面改革的部署之下,抓住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以供给角度新的认识,形成理论引领下的“实干兴邦”。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供给管理实践中兴利除弊,应对好我国“三重叠加”式能源、环境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经济、社会“升级版”,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梦。

(原文刊载于《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7月刊)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贾康   供给管理   能源环境   胡焕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