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贾康:从“供给管理”角度疏解能源环境压力(2)

我国能源供给现状

1.以煤为绝对主力的能源格局

经济学在资源上讲自然禀赋概念,近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经过努力,这个依存度即使不再提高,也不可能降低很多。全国的电力供应80%左右是用煤发出的火电。在取暖方面,种种原因造成我国摆脱不了以煤为主的局面。总之,发电和取暖以维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所需的能源供应,我国都是以煤为主。

2.水电的比例实际上在下降

经济在发展,总体用电规模在上升,有一些水电规划(如在怒江流域)受到不少复杂因素的阻碍,水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上不去。

3.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较快,但占比太低

当前,核电的比重约低于3%;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可能指望光伏发电在我国的能源结构里面起重要作用。还有风电,近些年在财政给予绩效导向的支持之后,我国的风电规模已经占据全世界第二位,但因为基数太低,虽有高速增长,风电在整个供电领域仍占很小的比重。这些就是我们面对的谁都离不开的电力在现阶段的基本供应格局。

 我国的能源战略策略

回到“三重叠加”认识主线,“问题导向”引出的我国供给方面的挑战就是:面对基本国情,排除一些不可选择的因素,如自然禀赋因素,再考虑到可选择的各种因素中有很多是长期渐变的慢变量等,我们必须更多考虑应怎样侧重可选择性,侧重快变量,侧重供给端,通盘考虑形成有效应对我国资源环境挑战的能源战略策略。

1.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1)顶层规划。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缺乏顶层设计和通盘规划的现状必须彻底改变。不论是传统体制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看起来高规格的整个国土能源开发利用的通盘设计。

(2)体制性原因。在没有高端顶层规划的同时,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性原因,带来能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大量耗费可用资源,同时也增加环境压力,形成雾霾等负面效应。

(3)政策倾斜。随着雾霾等环境威胁愈演愈烈,在种种可考虑的能做之事中应该特别看中制度供给方面的可塑性、改进空间与“快变量”属性。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贾康   供给管理   能源环境   胡焕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