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专家新解:“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学

一带一路与“世界岛”

欧亚大陆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部非洲,自古以来构成了一个“世界岛”!轴心时代的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孕育于兹,繁荣于兹。20世纪 初叶,英国学者麦金德认为,相对于世界岛而言,美洲大陆、英伦三岛、澳大利亚、日本列岛,只属于被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隔绝的边缘地带。

——其实,这个世界岛是被丝绸之路连接着的。

至少在罗马时代,地中海周边的海陆通道都是畅达的。西欧亚大陆乃至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比如,公元前3000到公元前500年,印欧人的民族大迁徙,从今天的伏尔加河、第聂伯河中下游出发,重塑了西欧、南欧、北欧、西亚、南亚的民族分布。又比如,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从地中海横扫西亚、中亚和南亚,把希腊文明带到了巴克特里亚(兴都库什山)。总之,西欧亚大陆及北非地区,由于种族、宗教、文化、战争和经济的联系,交流密切。只有更加遥远的极东地区——中国,却因为高山(喜马拉雅山山脉)和大漠的阻隔,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发展出独特的华夏文明。所以,对于西部世界而言,真正具有“他者”异质的东方,不在尼罗河,不在高加索,而是在天山以东地区,在中国。

把中国文明与西欧亚及地中海世界连接起来的通道,就是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政治安全与丝路的开通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早在张骞之前,走通东西方通道的,是众多不知名的英雄。商周玉器,并不产自内地,而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管子》多次谈到“禺氏之玉”(王国维认为“禺氏”就是“月氏”),也许就是这条路上的“走私品”。但是,为什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强盛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具有私人贩运性质,而且贩运的主体很可能是西戎民族。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的开拓,有一定促进作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只是到了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因此才有张骞的出使。

张骞来到大月氏新定居地(今日之阿富汗),引起他注意的是蜀地的竹制品和纺织品,当地人告诉他,这些物品是从印度来的,带着军事外交目的出使的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过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张骞第二次出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地区的军事管理体制——西域都护,从而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的边贸,与周边羁縻府州体制以及朝贡体系建设,密不可分。这种边贸体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关系的一种存在形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只有周边政治安全之时,边疆的丝绸贸易及其他相关贸易才能正常进行。另一个是,只有政治上有互信,中国政府才愿意与之进行此种贸易。因此,周边的羁縻府州或者朝贡体系,不仅是保障中国政治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对外发生经济联系的一种必要前提,是丝绸之路得以推进的必要前提。影响丝路畅达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商品价格,不是商品供给与需求,而是取决于中国边疆地域及其与西部地区的政治关系与秩序。

值得提出的是,葱岭以西的道路建设,早在汉代官方开通丝绸之路交通之前,古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就有相当的水平。

罗马和波斯,都很重视道路的修建与维护。以波斯帝国为例,修建了从帝国的四个首都,通向各地的驿道。在帝国的西部,有一条从古都苏撒(Susa)直达小亚细亚以弗所城(Ephesus)的“御道”,长达2400公里,每20公里设一驿站及商馆,亦有旅舍供过往客商留宿,驿站特备快马,专差传送公文,急件可逢站换骑,日夜兼程,整个路程7日到达。波斯皇帝夸口说,他在苏撒宫中能吃上地中海的鲜鱼,似乎比杨贵妃在长安吃上四川的新鲜荔枝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帝国东部,自巴比伦横跨伊朗高原,经中亚各城市而到达大夏(即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地区)、印度。显然,波斯帝国的道路,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在从大夏到埃及的广大东方地盘上建立了以“亚历山大里亚”为名的新城70余座(经考古证实的不下40座),从地中海滨向东蔓延到阿富汗、印度边境。在西汉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后,中亚原有道路网中的主要干线便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长安横贯中亚、西亚到欧洲,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