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力争天津优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原标题: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建成更高水平小康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是指导全国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十三五”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天津市“十三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规划的编制,笔者认为总的原则应坚持两条:一是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决议》确定的发展理念、重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二是紧密结合天津的实际,从天津的实际出发。这两条,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党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与天津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创新,发展,力争天津能够先于全国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中央对天津市的定位,为国家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一 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把“五大机遇”转化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的动力和措施

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历来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对于世界和全国的形势,中央已有精辟的分析,这样的形势对于各地区而言,影响虽然有所差异,但差异不是根本性的。谋划天津的发展,关键是要在把握世界和全国大势的基础上,对天津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确切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底。

天津的优势在于: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1992年至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保持了22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除外)。2、人均GDP居国内前列,2014年人均GDP已达17126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内部形成了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超过70%。4、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基础坚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3%,制造业发达,实体经济基础雄厚。5、创新在经济动力中的份额明显加重,由此带动了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助推天津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正在加速形成。6、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港口等基础设施、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土地、水、矿产资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7、依法治国、社会和谐、改革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主要的制约因素是:1、国际化程度亟待提高。2014年天津的外贸进出口总量低于北京和上海;“引进来”优质资源不多,服务业和社会领域的开放力度不大,“走出去”主体实力不强。2、生态环境亟待改善。2014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不足50%,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24%。3、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有待提升。4、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如果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创新能力的话,天津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给天津带来的挑战不小,但也出现了难得的五大发展机遇,即:1、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天津市抢占新一轮改革开放制高点;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天津市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3、滨海新区经过多年发展,蓄积能量正在不断释放;4、“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天津作为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撑,桥头堡作用更加凸显;5、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天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五大机遇相互融合、促进、叠加,是“十三五”天津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优势、机遇为天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在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切实把“五大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思路和措施。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