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魏礼群:以行政改革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以“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峰会暨第8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合作举办。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2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以及美国 、德国、巴西 、印度 、土耳其 、意大利 、比利时、新加坡 、泰国 、韩国等国的智库代表,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本版择取其要,发表部分成果。

当今世界新兴经济国家都面临经济转型、提升经济增长水平的紧迫任务。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一样,各国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做法与路径必然也不相同。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转入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近两年,中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鲜明特点,是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加快市场化进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向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实现更高形态、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简政放权取得前有未有的进展。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政府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提前两年多实现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

目前,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40多项;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减少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制改为年报制;分四批取消 211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少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多数省(市、区)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0%,有的超过70%。

简政放权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与创造力。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近两年多时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万个,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1万户,新登记企业中,90%是小微企业,96.3%是私营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也有较快发展。

二是在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中完善市场监管。

简政放权是要把本属于市场、公众、企业、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权力交出去,充分尊重它们的权利和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但放权不等于一放了之,完全撒手不管。简政放权与市场监管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二者不可或缺,不能偏废。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中国政府也着力创新和加强政府监管。

近两年来,国务院确立了“放、管、服结合”的改革思路,强调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政府服务。包括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经济、金融、财税领域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网上服务,推进由“进多个门,办一件事”向“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服务模式转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行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