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美国“茶党”现象辨析(3)

核心提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保守主义在与自由主义的竞争中显露颓势,而2009年茶党的兴起以社会运动的方式为保守主义注入了强心剂。但从茶党六年多来的发展轨迹来看,它无法为保守主义提供整合力,因而也难以逆转美国自由主义回潮的基本趋势。茶党并不是一个政党,而更像是一场组织松散的右翼保守主义社会运动。纵观茶党的发展轨迹,有两个趋势性特征相当明显:一是从社会力量向参政力量转变,即由采取社会抗争式的民意施压转向通过参政影响政策;二是反建制困境,即对长期在任的、具有一定政治资源的所谓“圈内人”持强烈敌对态度。

茶党对美国保守派力量的影响是双重的

通过对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发展脉络的梳理和茶党发展轨迹的探究,我们会发现保守主义是一种以原教旨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观察和处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种现象和问题的社会思潮,在美国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自上世纪70年代保守主义在经历了30余年的勃兴之后,不仅成为社会上层青睐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产阶级的中下层也有大量的拥趸,这些中产阶级中下层在特定的历史时刻甚至会以一种更激进的方式来捍卫这一意识形态的基本信条。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茶党的兴起较为充分地展示出这一点。透过茶党与当今美国各种政治力量的互动,我们发现它正在对当下美国两大政治思潮尤其是当代保守主义的演进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影响。

首先,茶党的兴起有效地阻击了自由主义的快速回潮,阻止了保守主义可能出现的溃散。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美国当代社会政治思潮经历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发展演变,到2008年演进到一个关键的节点。由于小布什任内的两场战争和一场危机,宣告了保守主义经济和外交政策的破产,新政自由主义在沉寂了30年之后再度呈复兴之势。在此关键时候,茶党运动的兴起有如奇兵突降,为整个局势的变化带来了转机。这样,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力量的消涨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制度组织层面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民主党再也无法携2008年的大胜乘胜追击,共和党则不断地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议题上对奥巴马政府进行杯葛,这构成了奥巴马任期内美国政治生态中党争不断、“极化”现象凸显的基本背景。

其次,在保守主义的阵营中,茶党所代表的更多的是怨愤宣泄的力量而非建设性和整合性力量。我们知道,茶党首先是以一种社会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正如研究社会运动理论的学者威廉姆.·康豪瑟所指出的那样,社会运动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人们的怨愤以及对产生怨愤的原因与减少怨愤的方式持有的共同信念,根本问题是人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从茶党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特征。正如本文在前面描述的那样,茶党人士自视为诚实、单纯、勤奋、虔诚和爱国的普通美国人,对政客、官僚、商贾巨头感到愤怒。他们热衷于诉诸激情和指责,其解决方案往往是偏激的、缺乏建设性的,在各种问题上拒绝妥协。

第三,保守主义政治力量无法改变自由主义回潮的大趋势。正如前文所述,尽管茶党和共和党人对自由主义的回潮进行了激烈的抵制,促成了自由派势力与保守派力量在目前美国政治生态中的动态平衡,但是就美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布来看,保守派要想实现社会政治思潮趋势的反转几无可能。这在对社会影响最为直接的政策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经济政策领域,民主党政府通过加大政府干预和金融监管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社会政策领域,对于争议巨大的“医保法案”,茶党和共和党人对此的抵制可以说用尽了全力,但最终仍无法废止。与此同时,在奥巴马政府任期内有一系列适应社会开放和多元的政策和法院判决出台。凡此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社会仍在“向左转”。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美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族裔构成的加速多元化壮大了民主党传统选民基础,这构成自2008年以来自由主义回潮的结构性原因,而这一点是包括茶党在内的美国保守派力量几乎无法撼动的。美国的保守派力量将会不断产生数量劣势下的恐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①张志新; “美国国内意识形态:向左走,向右走?”,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bjzd/20150417123733.html

责编/张夏梦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美国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