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保守主义在与自由主义的竞争中显露颓势,而2009年茶党的兴起以社会运动的方式为保守主义注入了强心剂。但从茶党六年多来的发展轨迹来看,它无法为保守主义提供整合力,因而也难以逆转美国自由主义回潮的基本趋势。茶党并不是一个政党,而更像是一场组织松散的右翼保守主义社会运动。纵观茶党的发展轨迹,有两个趋势性特征相当明显:一是从社会力量向参政力量转变,即由采取社会抗争式的民意施压转向通过参政影响政策;二是反建制困境,即对长期在任的、具有一定政治资源的所谓“圈内人”持强烈敌对态度。
【关键词】茶党 保守主义 美国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以来,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美国,两场社会运动不期而至,一场是来自左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场是来自右翼的茶党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有如一场疾风暴雨,来得急,去得也快,3个月后似乎就消弭于无形。然而,来自右翼的茶党运动就像一场绵绵不绝的秋雨,恒久地浸透着美国的政治生态。
茶党政治主张及其社会影响
历史上的美国茶党,发端于1773年。当时仍属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民众,为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高税收政策,发起了倾倒茶叶的事件,这是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参加者遂被称之为茶党(Tea Party)。从此之后,茶党就成了革命的代名词。当前的茶党始于2009年2月,当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电视主持人桑特利在节目中表示反对奥巴马政府的房屋救济贷款政策,并呼吁茶党再现。于是,很快就有人开始谋划并成立了茶党。
茶党自问世以来已经在美国政坛活跃了6年之久。2009年初,茶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反对救市计划和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在2010年中期选举中,茶党对共和党击败民主党重夺众议院发挥了重大作用。2013年秋,在茶党等压力之下,两大党无法就联邦政府拨款法案达成一致,导致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持续16天。在2014年中期选举的众议员预选中,茶党人士大卫·布拉特击败共和党建制派大佬埃里克·坎托,迫使其辞去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一职。茶党还竭力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施加影响。茶党所偏爱的三位2016年总统候选人特德·克鲁兹、兰德·保罗和马可·卢比奥目前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都明显高于建制派的杰布·布什。所有这些都表明,作为一场社会运动,茶党并没有像最初一些观察家所预测的那样会迅速衰退,而是保持着相当生命力,不仅对奥巴马任内的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2016年的美国大选以及未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走向都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认真观察和研究。
虽然茶党自诩为政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一个政党,而更像是一场组织松散的右翼保守主义社会运动。茶党与建制派共和党在反对“大政府”、要求削减税收、社会福利、企业管制等方面都秉持相似的理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茶党认同建制派共和党的所有立场。建制派共和党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大资产者的利益,而茶党支持者的主体是中下层中产阶级,他们将自己视为从事生产的公民,有别于寄生虫式的精英阶层和依靠政府生活的占便宜者,对自己受到来自上下两个阶层的压榨而感到愤怒。茶党固然憎恶“大政府”和官僚,但同样反对大企业和金融精英阶层,尤其反对官僚与大资本的勾结。大致来说,茶党的政治诉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要求削减支出、停止救市、减少债务、平衡预算、改革税收、反对医保改革和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等;在社会价值层面,主张维护传统价值和基督教,反对堕胎和同性恋,反对移民,拒绝“肯定性行动”,同时具有很强的本土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