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角色
作为天然的亚洲大国,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应该主动承担起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为亚洲提供更多安全公共产品,为亚洲和平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尤其是中央周边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国在亚洲安全问题上从片面强调外交服务发展向服务发展和依靠发展并重,在强调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的同时,更强调讲原则,讲情谊,讲道义,赢得更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在具体外交措施上,将突出推动建设互联互通基础上的高质量自由贸易区,发展形式多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夯实亚洲安全的坚实基础。
一是中国应直面安全挑战,主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一些争端和摩擦引发的安全问题,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不管局势如何发生变化,都应该牢牢把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特别是牢牢把握地区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彼此利益交汇点,不失时机地搭建和平发展的大舞台,构建维护和平发展的合作机制,打造周边和平发展区。要提供中国方案,在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敢于贡献中国智慧,从维护区域稳定大局的高度,致力于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问题,反对任何一方在周边地区的挑衅言行,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生事,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搞乱,推动建立地区和平对话机制、地区安全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防止争端冲突升级,局势恶化失控。
二是打造周边地缘经济圈,巩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劲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是中国推动区域安全架构的优势资源。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亚洲外交将在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打造周边地缘经济圈,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加快推进以亚洲地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的“一路一带”计划,加快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深化与周边国家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共同繁荣的亚洲经济体系。
三是打造周边共同安全圈,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应积极回应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提供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将在正确义利观指导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统筹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积极提供区域安全公共产品,打造周边共同安全圈。中国将重视发挥劝谈促合角色,在谋求朝鲜半岛局势缓和、推进领土争端和解、加强中外军事交流等问题上,积极谋求与周边国家在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合作。中国将更加重视承担积极有为的大国责任,大力开展反恐、维和、打击海盗、岛屿安全、海上磋商、联合搜救、增信释疑以及信任创造等内容的军事外交。周边国家对中国最大的恐惧就是军事实力的迅速上升,中国在开展周边外交时,要高度重视并准确评估军事外交的效果,既要立威,又要立德,既要增加信任,又要提升信誉,使之成为中国亚洲安全战略的一把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