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经济转型升级,“十三五”是关键期

 经济转型升级,“十三五”是关键期

——访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

□今天讲新常态,不是要否定过去的高增长,过去的高增长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今天依然追逐这种非常态的高增长,显然不现实,也不可持续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将呈现出一个双向过程,既是一个全国31个省市去过剩产能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从走向新常态的要求来看,“十三五”时期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时期

今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全会主要议程将包括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而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表现如何也成为海内外市场预测机构的关注热点。“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将为多少?未来实现经济新常态有哪些对策和建议?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

 保证合理增长区间,

  新常态不能被“贬化”

解放新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表现如何,各方都十分关心。而谈中国经济绕不开新常态。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但我们发现至今对新常态依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增速降低就是新常态。对此,你怎么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表现为一种怎样的增速?

王战:中国经济新常态应表现为一种怎样的增长速度,是当下一个关注度高且非常重要的问题。

认识新常态要克服两种思想误区:一是盲目追求高增长。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10年以上的两位数增长,中国经济形成了一种惯性——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与GDP考核挂钩。但这种惯性思维已有所改变,假如今天去问地方官员,很多人已经不把两位数增长作为自己的政绩目标,这种想法的扭转,对转方式、改变粗放型增长是很有利的。二是认为增速下降就是新常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新常态的一种“贬化”,也是不对的。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起草时,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说,现在下面有点把速度往下压就认为是新常态的倾向。后来,会议明确提出要认识新常态的问题,同时提出新常态的9个特征,以及提出了引领新常态的问题。这次会议对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进行了廓清,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走向新常态转折点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就速度而言,新常态应体现为处在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应当是有有效需求、有效投资的。什么是合理区间呢?

一般而言,经济运行呈现为几种状态:首先是非常态。非常态有几种表现形式,负增长是非常态,高速增长其实也是非常态。后者当然是一种相对好的非常态。我们都知道,没有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这种国际地位,以及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这些回旋余地。今天讲新常态,不是要否定过去的高增长,过去的高增长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今天依然追逐这种非常态的高增长,显然不现实,也不可持续。其次是常态。市场经济中的常态通常呈现为一种经济周期,即经济表现出繁荣—危机—衰退—复苏—再繁荣的循环往复。如果从经济长周期即50年来看,通常其中20年至30年是繁荣期、20年至30年是相对衰退期。在相对繁荣期,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速大概在3.5%—4%,在相对衰退期,年均增速大概在2%—2.5%。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增速通常再高一点。今天讲新常态的合理区间,首先应当认识常态是什么。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平均增速应该高于发达国家,且应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应该就是我们讲的合理区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