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军国主义复活的现实可能逻辑(2)

核心提示: 如果说军国主义的复活是有可能的,那么这种复活,或者叫“新军国主义”的产生,就可能沿着这样的逻辑展开:首先复活的是军国主义的历史观、社会观和国家观,其次复活的将是军国主义的国家取向和国家政策,最后复活的将是一系列军国主义的政治实践。

如果军国主义的复活是有可能的,那么,首先复活的是军国主义的历史观、社会观和国家观

如果说军国主义(譬如在日本)的复活是有可能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现出来,还极有可能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复活——如果不被加以制止的话,那么,这种军国主义的复活,或者叫“新军国主义”的产生,就可能沿着这样的逻辑展开,即首先复活的是军国主义的历史观、社会观和国家观——历史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其次复活的将是军国主义的国家取向和国家政策,最后复活的将是一系列军国主义的政治实践。当然,这里所说的军国主义复活的逻辑顺序,是一种理论的抽象,现实的可能逻辑是,这三个层次的复活有可能以叠加的形式加速度地进行。

就军国主义的历史观、社会观和国家观而言,虽然日本形式上是一个民主国家,拥有着和平宪法、政党政治、公开选举等一系列民主制度安排,但日本政治在精神实质上却是带有极大的“本质主义”色彩的实用型政治。这种政治形态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并相当轻松地模仿西方民主政治实践的操作规程,但在实质上,集团的、阶级阶层的、门阀的、派系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纠结起来的力量之间的争夺才是日本政治的实质。在世界各种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中,日本民主是最缺乏现代性内容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和“强加的”民主。“日本民主”这种“本质主义”的实用性政治,在实际中轻而易举地会演变成政治上的“修正主义”。这在围绕对亚洲各国的侵略问题上、在教科书问题上、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在战俘问题上、在慰安妇问题上、在强征劳工问题上、在虐待战俘问题上等,都有着鲜明的表现,表现的特点就是日本政府的“反复无常”和“言而无信”。这在全球范围的政治中,特别是民主政治中是罕见的,也是让人极其诧异的。

事实证明,只要这样的历史观、社会观和国家观在日本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日本就不能摆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魔咒,日本民族的现代性就不能完成,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就会一直存在。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力。

这是因为,像日本这样具有强大成功国家历史、并且有着辉煌的“对外征战历史”的国家,在其历史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社会土壤没有被彻底清除的情形下,在明显缺乏国家现代性的制约前提下,在现实政治氛围和国际环境的刺激下,在政客们的蓄意煽动下,其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乃至军国主义的情结和情绪就很容易被唤醒和激发。这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在近年来日本右翼的不断蠢动中,人们也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军国主义   逻辑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