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战后70年安倍政治右倾化的表象与实质(3)

核心提示: 战后70年的安倍首相谈话保持了安倍式的“平衡”——“进一步,退两步”,既有他发自内心的表述,也有在日本国内外敦促下而不得不涉及的关键词;既要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认可,又要避免日本爱好和平的人民和亚洲邻国的谴责。战后70年,中日关系出现矛盾的实质,并非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而引起的所谓中日东亚主导权之争,亦非“和平崛起”的中国与谋求所谓“正常国家化”的日本之间的矛盾,而是日本政治右倾化与反右倾化的一场斗争,它与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与反军国主义斗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堪称是其在21世纪和平环境下的一种延续和新的表

安倍政治右倾化的根源:偏狭而扭曲的右翼史观

安倍晋三的政治理念、信仰和主要精神动力之一,来自其出身于“长州藩”(今日本山口县)的自负。安倍发表战后70年谈话前夕,曾专程回山口县的故乡,表示要做无愧山口县的日本首相,争取执政到明治维新150周年的2018年。

在历史上,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发源地正是安倍晋三的故乡——山口县,古称“长州藩”。在不同历史时期,日本对外发动战争几乎都与长州藩出身的日本首相有关。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的首相伊藤博文、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陆军第一军司令及前首相山县有朋、日俄战争时期的首相桂太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首相寺内正毅、1927年的首相及陆军大将田中义一等,无一例外。二战后,山口县出身的首相又成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碍。东条英机内阁工商大臣、甲级战犯嫌疑犯岸信介,1957年当选日本首相后推行反华反共政策。其胞弟佐藤荣作1964年任首相后,推行“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政策。中日钓鱼岛之争的始作俑者也出自长州藩。1895年1月秘密决定窃占钓鱼岛的是伊藤博文;1971年通过《归还冲绳协定》把钓鱼岛划入冲绳范围的是佐藤荣作。

除倭寇以外,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半岛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1597年丰臣秀吉两次入侵朝鲜半岛。其目标是侵吞中国,但以失败告终。其后,继承了丰臣对外扩张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是1830年长州藩人吉田松阴。吉田松阴为贯彻其推崇天皇、对外扩张的思想,创办了“松下村塾”。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都曾是吉田松阴“松下村塾”的弟子。

安倍晋三对吉田松阴等其故乡的历史人物充满崇拜之情。这是其偏狭而扭曲的历史观产生的根源之一。2015年2月,安倍首相在施政演说中还引用吉田松阴的“知与行合二为一”阳明学之说,强调“在国会追求的不只是应对批判,而是‘行动’”。日本媒体认为,安倍赞美吉田松阴的“行动”,实在危险。 吉田松阴的弟子伊藤博文首相曾参与发动甲午战争,窃占钓鱼岛,迫使清政府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殖民统治台湾。但在安倍看来,伊藤博文则是“长州五杰”之一的伟人 ,而击毙他的安重根则是“罪人”。这种对历史人物评价所反映出的历史观,必然影响日本同中、韩两国的关系。

安倍晋三似乎并没有受过正确的历史教育,他从小受到自己特定家族、身边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堪称是在右翼史观染缸中浸泡出来的。他步入政界后一直活跃在日本政界的右翼团体。1995年出任“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事务局长,带头反对村山富市内阁在国会通过就侵略道歉的“不战决议”。因此,战后70年安倍谈话不提继承村山谈话是必然的。

对中国而言,安倍谈话不可能取代村山谈话。这是因为,1998年11月26日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即中日第三个政治文件已有明确规定。其中,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和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谈话,痛感由于过去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所以,任何企图颠覆村山谈话的图谋都将是徒劳的。只要中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二战胜利成果就可以继续得到捍卫。

(作者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参考文献】

①安倍晋三:《日本的决心》,新潮社,2014年4月出版,第60页。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安倍   表象   实质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