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史三个重大问题
李 文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14年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国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举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学习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史,要着力抓住和深入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独立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西斯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等国际法西斯的泛滥而迅速崛起。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部法西斯正式形成,并极力煽动侵华战争狂热。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重点讨论侵华问题。会后,田中义一起草了《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并上奏裕仁天皇,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日本右翼一些人试图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但各方史实均证明《田中奏折》的出笼是确定无疑的。《田中奏折》露骨地表明了先攫取满蒙,再占领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构想,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总纲领。1930年,日本法西斯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后,进一步加快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对外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当西方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实行妥协纵容政策时,中国人民高举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独立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场。1937年,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开始了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法西斯的疯狂入侵,中国军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独立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期间,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区,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中国近5亿人口有4亿被卷入战争。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现,它对世界产生了牵动全局乃至改变格局的影响,事实上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