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李良荣:新时期党委机关报怎么办好?(2)

(四)

那么党报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的任务,突出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党报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加强宣传报道的思想性,着重从政策思想方面去启发、影响、指导人们,以其光辉的思想征服人心、赢得人心。有些党报提出“加重搞活”的方针,“重”,指的是新闻、评论分量重,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活”,不仅指形式活泼,更主要的是思想活跃,理论联系实际,充满活力。“重”与“活”也是相互渗透的。

各级党报都是综合性报纸。党报这样的机构有它的优势,既能及时把握中央和地方党委的精神,又对实际情况有迅速全面的了解。这就使党报能把上下结合起来,能把党中央指示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来自实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路子,提出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党报应该成为党委的智囊团、社会的思想库。

鉴于上述的认识,党报的内容是否可以侧重于:

——宣传党的重大的方针政策。这种宣传要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不是做“扩音器”“收发室”,或者用些材料来图解、印证一下政策条文,或者采取大哄大轰的办法表表态、造造声势,做些表面文章。

——不断提出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倾向性的问题,以及人们迫切要求解答的关键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启发人们去探讨。

——抓一些有普遍教育意义、震动人心的重大典型,像海盐衬衫总厂、步鑫生和《胡扬泪》那样。

——扶植带有方向性的新事物,总结带有方向性的新经验。

——揭露、批评严重妨碍“四化”建设、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典型事例、人物和错误思想,监督党和政府的各级工作人员。

——反映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对党和政府工作以及当前社会生活的重要意见、建议、愿望。

——讨论重要的学术、理论问题,从思想学风方面促进学术理论的发展。

——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

——当然,还应及时报道国内外、省(市)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是否可相应减少目前党报上的有些内容:

——会议新闻,尤其是业务会议。

——可登可不登的动态新闻,像生产动态、市场动态、开业开工开幕消息、文艺演出等。

——生产业务消息。

——一般的社会新闻。

——偏重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尤其是不必靠连载小说来吸引读者。

(五)

党报的内容安排涉及到党报的形象问题。在广大读者目前,党报应该具有什么形象呢?党报应该是张内容严肃、思想性强的报纸,特别在政治思想领域有很高的权威。

当然,严肃不等于板起面孔、居高临下来“训人”。党报的权威性也不能仅仅靠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还要依靠党报自身的努力。例如,在目前,新闻失实还很严重的情况下,党报能够旗帜鲜明地维护新闻真实性,对本报所刊登的新闻从严要求,凡失实新闻,一经核实,立刻登报公开揭露,作自我批评,为各报树立榜样,从而使新闻失实现象有根本改观;对于群众中的思想疑虑,党报能够在言论中迅速反映出来,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使群众能够豁然开朗;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对于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党报敢开第一腔,敢放第一炮,敢于碰硬;群众的来信来访,党报能够件件有着落,有交待,凡必要又可能见报的,一定经过调查、核实见报,从而使读者从党报的信访工作中感到党的温暖、党的关心,感到党和人民心相连,等等。

如果能做到这样,人民群众就会感到党报是可信的、可亲的、可敬的。可信、可亲、可敬、这就是党报在人民群众中应有的形象。人民群众愿意向党报反映情况,倾吐自己的心声,党报自然就会有权威性。有了这样的权威性,一张党报在社会上将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呵!

凡是受到党报表扬的任何单位和先进人物,就会感到莫大光荣;凡是受到党报批评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就会感到有莫大的压力,非立即改正、处理不可;就连在党报上刊登广告的客户也会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在历史上,我们党报曾有过这样的权威性,像延安的《解放日报》、重庆的《新华日报》。现在我们要高举党报的旗帜,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六)

党报要加强思想性,就新闻而言,就必须加强深度报道,而不仅仅报道面上的动态。举个例子,《解放日报》刊登的《上海造船业优势渐失弱点突出》这篇报道(1984年10月12日),反映了从七十年代末起,我国造船业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船价吸引了大批外国船东,使造船业进入黄金时代。但近几年来,外国船东的流向东移日本,形势急转直下。原因是日本的船价从过去比我国高15%到现在逆转为比我国低10%,交货也快于我国。这又是由于日本抓紧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这篇报道不但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而且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显示出报道的思想深度。这就是值得提倡的深度报道。

要一层层开掘下去,把一个思想讲深讲透,新闻就要有一定篇幅,相对来说新闻就长些。这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新闻还要不要短、快、新?“短、快、新”,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不久,作为“假、大、空”对立面提出来的,这当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新闻尽可能短些、快些、新些,是正确的。但也不能片面说“短总比长好”“越短越好”,并对新闻加以严格的字数限制。这样,有些新闻就只能写成动态和简讯了,不可能深入发掘下去。党报新闻的篇幅应服从于需要表达的内容,服从于党报的任务,而不是唯短是从。当然文字力求精粹,这是不在话下的。

广播、电视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必须短;信息报主要任务是向社会提供信息。对于它们来说,“标题新闻”“百字新闻”是适合的。党报新闻要强调思想性,要加强深度报道,这就免不了要比广播、电视、信息报上的新闻长些。如果内容确实好,读者还是要看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李良荣   机关报   党委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