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时代变迁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首次郑重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准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为何反复强调“斗争”?如何理解现阶段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呢?
一、新的“斗争”究竟指什么?
马克思主义语境里,“斗争”一词侧重指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既包括行为上的揭露、批判、打击、克服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奋斗意志。“斗争”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较为严重的“左”倾或右倾斗争,这使得今天的某些人闻“斗争”而色变,甚至产生排斥“斗争”心理。斗争的“左”右倾教训刻骨铭心,值得后人警觉,但斗争本身源自矛盾的普遍存在,矛盾不灭,斗争永远不会停止。从斗争化解矛盾的角度讲,积极、正义的斗争始终是时代的主诉求。
当然,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内涵和任务不同,斗争的内容及其形式也必然不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同时也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与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到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推进,而绝不能在关键时刻畏缩不前、功亏一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充分意识到持续奋斗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意义。这应该就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本质含义,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治国安邦的政治定位锁定“斗争”二字的真正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