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结束于70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战火燃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共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被卷入其中。这场战争是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给人类带来的一场劫难,是世界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文明与野蛮力量之间的一场大决斗。环顾这场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世界大战,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一、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大力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亚欧两大战争策源地先后形成,日本、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先后在亚欧点燃世界大战战火。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为维护和平正义、拯救人类文明而战的世界性意义。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中最早开展反法西斯斗争,领导推动局部抗战,率先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面对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野蛮侵略,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抗日的号召。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随后,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10多个文件,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严重危害,号召民众起来抗日,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日本侵略、收复领土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在党的号召和推动下,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并迅速形成高潮。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比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早9年。为了反抗日本侵略,中共中央号召党团员深入到东北农村组织和动员群众,组建游击队抗日,1933年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中国共产党将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东北抗联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开辟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成为东北抗日的主力。东北抗联转战白山黑水,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艰难地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严重威胁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首役之功。

中国共产党对关内其他地区的局部抗战给予大力声援和支持。发动民众支援国民党第19路军淞沪抗战;与国民党将领冯玉祥合作组织抗日同盟军,掀起察哈尔抗日斗争;组织中共代表团并发动各界慰问声援绥远抗日将士。

在整个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东北的抗日斗争,大力支持和声援各地局部抗战,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以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的姿态展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毅然举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在积极倡导建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维护国际和平的主张。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联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民众作友军,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明确指出:“东方的和平与战争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我们要同各国、各国人民、各党派和各群众组织团结起来,组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1937年3月,毛泽东在同美国作家、记者史沫特莱谈话时再次重申:我们主张中、英、美、法、苏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通过与斯诺和史沫特莱的谈话,中国共产党将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世界联盟的主张传递给全世界。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