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中国话语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秦在东,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今世界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由我国学者首创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中国特色或中国形态的深刻印记。这个学科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无不体现着独有的中国话语形态和中国智慧色彩。尽管其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且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但这个学科在适应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却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学傲然成为世界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学术丰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就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却存在着一种莫名的理论自信缺失和学术自信缺失。中国话语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如何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将如何深度融合进世界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并充分彰显中国话语形态的智慧魅力?中国学者似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失语窘境。

很长时间里,中国话语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被看好,来自国内外的学术身份歧视和知识身份轻蔑,使得从事这个学科研究的学者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学科在近30年的发展中,经过卧薪尝胆,顽强拼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学科的科学范式日益规范,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体系;这个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斐然,成为党和国家许多重大政策和决定的理论支持和智慧支持;这个学科的话语形态传播全球,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与尊重。

笔者在国(境)外如美国、德国、瑞典、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高校考察和学术访问时,能够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话语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和谈论语带给学术交流的便捷与欢娱。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尽管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兴趣者和研究者,但他们大多都能从哲学话语、伦理学话语、地理学话语、社会学话语、政治学话语甚至从心理学话语和脑科学活语的维度,与我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者进行正常自若的交谈,他们对中国话语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的使用,让中国学者感受到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尊严与优势。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