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愿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下层面集中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促进了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也为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具有独特的世界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的神话,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迷信,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认为,“在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引入市场经济的做法把中国重新带回繁荣,并意外地使其回归到传统文化根基上。市场发展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更追求知识性和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国在与现代世界多样性的转型融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传统文化的力量。届时中国将不只是世界制造中心,而会是创意与革新的活力之源。”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能够在西方规则处于支配地位的不利态势下,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取得阶段性成功,把传统历史文化底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置入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中实现理论、制度与实践创新,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其次,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道路、模式和“案例”成为很多国家竞相学习的“世界样本”。然而,“中国道路”绝非谋求为世界提供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性真理,而是提倡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盲目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和经验,其结果要么“水土不服”,成为发达国家的依附;要么引发国内动荡,陷入长期混乱局面,它们急于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寻求解决方案。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并非像“华盛顿共识”一样进行对外输出,而在于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加入新的元素标记,折射出文明多样性,让世界各国从中国的成功中汲取到对自己有利的成分,从中国文化的博大包容中看到发展道路的多种可能,真正将“崩溃论”、“威胁论”转化为“机遇论”。
再次,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后中国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绝不会将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期,国际形势都将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秉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正如国外学者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世界地缘政治中意义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以GDP总量衡量,今日中国是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再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或许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国家。如果中国成功的赶超式发展继续下去,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不仅由于中国的国家规模,更因为这将是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本土经济模式而非西方道路的成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