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刘迅甫: “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的践行者

核心提示: 与其说刘迅甫是一位诗人、作家、书法家,不如说他是农民工的执笔者、代言人。自1982年始,刘迅甫不论身在何方,每年春节前都会为农民义务书写春联。他认为,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欢,就是艺术家的价值所在。3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一习惯,还为家乡集资建校,为汶川地震捐款,热心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被评为“中原十大孝子”,2014年被推选为“北京榜样人物”候选人。

人物简介
刘迅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院长。出生于河南沈丘,自幼酷爱诗、书、画、印艺术。其艺术作品先后数十次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获殊荣,并多次在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展馆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诸多国家展出。著有诗集《屋檐雨》、《三月雪》、《八咏堂吟草》、《刘迅甫绝句精选》、《刘迅甫绝句三百首》、《农民工之歌》等。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中国书画艺术成就家”、“中国当代百名优秀书法家”、“中国100位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曾荣获“中国跨世纪人才”证书、“首届全国百家文艺奖”和“中国第五届大众文学百花奖”、“第五届华夏诗词奖”等。

思想小传

与其说刘迅甫是一位诗人、作家、书法家,不如说他是农民工的执笔者、代言人。自1982年始,刘迅甫不论身在何方,每年春节前都会为农民义务书写春联。他认为,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欢,就是艺术家的价值所在。3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一习惯,还为家乡集资建校,为汶川地震捐款,热心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被评为“中原十大孝子”,2014年被推选为“北京榜样人物”候选人。

他的艺术,植根于农村;家乡的父老乡亲,永远是他心中的牵挂。他以作品向世人证明,不仅阳春白雪是艺术,一份接地气的孝义真情,更能打动人心。在他看来,艺术的生命力来自群众,群众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如果脱离人民群众,艺术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艺术家只有密切和人民群众联系,才能永葆艺术的青春!

艺术家应自觉承担起“时代歌手”的责任

人民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中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和书画家,您如何看待当前的文艺创作状况与时代的关系?
刘迅甫:首先,时代生活是艺术家成长的土壤,创作的源泉。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脱离时代而存在,自觉地反映时代精神风貌是其职责所在。一个诗人,一个艺术家要想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写出人民大众喜爱的作品,一定要紧密贴近生活,自觉地承担起“时代歌手”的责任。否则,文艺创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艺术作品是对时代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记录和摄像,而是以艺术的眼光观照生活,在深刻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和塑造典型的形象来表现。这融入了艺术家的观察、思考、取舍、整合,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后,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还要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文艺作品出现媚俗、低俗、恶俗的倾向,偏离了正确的导向,亟需引起重视和纠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三俗”浸染,创造出的艺术不仅要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也要给人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积极回应时代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和思潮

人民论坛:当前文艺创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同质化、低俗化等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文艺如何才能够引领时代发展?
刘迅甫: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根本的一点,是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失去了定力,沦为金钱的奴隶,一些人陷入追求物欲的浮躁,迷失了自我,甚至为此不惜丧失作家的责任与良知,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
文艺要引领时代发展。首先要关注时代热点题材,对影响时代进程的群体和思潮予以积极地响应。绝不能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之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逃避和拒绝广阔的世界,更不能丧失原则和良知。第二,艺术创作要致力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第三,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和走向,体现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富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真正成为“高峰”的作品,不在于作家名气的大小,而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行者   时代   人民   刘迅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