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摘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诸多问题,波及到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从问题入手,探寻本质原因,试图通过国家、社会、高校、个人等多角度,探寻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有效建构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实践中对某种主义、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人们在精神世界中,对于自我最高生活价值对象坚定不移的信心和追求,一种对自我人生有限的超越,并把其奉为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和不做什么事情的根本态度,寄托着人们精神的最高眷注与关怀。

政治信仰,是公民在一定政治环境影响下,对既定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与对政治终极的关怀,政治信仰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性与政治安慰,它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政治信仰是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平衡公民利益关系,以建立一个人人自尊、满意、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为目的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具有一定的价值指向功能,为公民提供明确的政治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大学生唯一正确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业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富有活力、最拥有广阔前景的科学信仰。它是我国建国和治国的根本理念,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其正确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坚持,否则会失去政权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根基。它也是公民在我国政治环境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深度认知,产生的情感共鸣,还有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形成的综合认知体系。

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多元,社会结构产生新分层,西方物质文明与文化思想的强势,驱使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意识渗透到国内,特别在高校。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多样性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缺乏活力的矛盾,自身思辨思维欠缺与感性经验丰富的对立,自我价值追求与现实竞争的落差,造成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审视目光,不再对马克思主义笃信。

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学院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7份,有效问卷947份。问卷内容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看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自我政治信仰的方向,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如果入党,入党动机为何?对意识形态竞争的认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看法等方面。

结果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方面具有广泛性,实践层面呈现现实性。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方面,87%的大学生认为教师起关键作用,正面积极舆论宣传起到基础性作用。

问题呈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两个矛盾,意识形态多样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元化之间的矛盾,日常生活中公民对意识形态的漠然与公民社会价值判断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在信仰价值追求方面,是两个矛盾的产物,其体现三个本位,即追求权力官本位,追求物质钱本位,试图追求超越性的神本位,在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出模糊化状态,不清楚所要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实质,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前彷徨不定。从理论到实践,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为数不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中间遭受着危机。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