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地位与“红线”功能

【摘要】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在强调五大建设整体推进的同时,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五位一体”建设总系统所包含的五个建设子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局的基础,对于其他四项建设有导向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目标和要求可以发挥“红线”作用,而且可以科学协调五大要素间的关系,对五大要素的功能科学整合,使“五位一体”建设总系统实现最优化功能。

【关键词】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 地位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诸方面以及诸阶段,体现出国家领导层和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系统论为探讨视角,对“五位一体”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五位”作为五个建设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系统。而作为其中重要子系统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个子系统发挥着科学协调和功能整合的作用,同其他四个子系统互为一体,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突出、特殊的地位与功能。

“五位一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

“五位一体”总布局所包含的“五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任务和功能,但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支撑,通过良性互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产生巨大合力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五位一体”的“五位”相依相济融成“一体”。唯物辩证法关于系统的思想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成系统的要素,其本身又可以被看成是构成大系统的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自成系统。系统和要素(子系统)的关系表现在: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一方面,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组成的,没有要素则没有系统,系统作为整体则对子系统与要素具有决定与支配作用。另一方面,要素又离不开系统而独立存在。”①一般地说,构成要素的功能优则系统的功能优,但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机械相加,系统功能可以大于或小于要素功能之和,而这关键取决于要素间的组织和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其实就是一个建设的总系统,五个子系统相依相济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五大建设彼此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彼此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它们各自的成就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水平,同时五大建设的彼此协调与功能上的统筹会使整体功能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受到影响。

“五位一体”的“五位”对总布局的各自功能。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和物质保障,它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其目的在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物质文明,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政治建设可以为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为其明确前进的主导方向,保证四大建设的顺利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四大建设提供着思想源泉,同时还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四大建设的重要支点;社会建设能够创建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发展机制,为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创设优质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为进一步推进其他四大建设营造了稳步前行的社会环境,为赋予人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则对其他四项建设具有基础制约和目标导向作用,是其他四项建设赖以承载的基础,并且也是其他四项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四项建设赖以承载的基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是持续运动与发展的活的有机体,唯有通过和自然界展开物质变换时才会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界当作了人类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所造就的无数积极成果和所创造的多种文明都不能脱离生态环境这一自然基础。“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物质条件、政治发展和精神愉快的根本,缺失了生态的保障,人类的进步发展是不可能的,将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②

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四大建设”的自然条件,补充了强大的能量,让其焕发勃勃生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经济建设的自然基础以及动力源泉,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持久力;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有助于政治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及法治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快发展;有效处理有害于群众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是维护群众的环境利益、增强人民的健康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民生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文明建设   红线   地位   生态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