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体制与机制
习近平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落实好“一岗双责”。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习近平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坚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在现实工作中,的确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更重要,党建工作是专门党务工作者的,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抓业务工作这一手表现得“硬”,而抓党建这一手表现得“软”。这是造成在党的队伍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些领导干部自身违纪违法、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党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落实好“一岗双责”,这里的“双责”,就是承担着抓好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两种责任,其中哪一“责”落实不好,都是一种失职。特别是就党的建设这一“责”来说,它是履行好业务工作那一“责”的政治保证,是为业务工作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果对党的建设这一“责”不重视、不过问、不抓紧、不抓好,那么,自己就会在业务工作中、在工作和生活作风上犯错误,甚至违纪违法,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内也会风气不正、民心涣散,形不成做好业务工作的强大凝聚力。
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好“一岗双责”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指出: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015年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强调: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从2015年开始,尤其要突出问责。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建言献策渠道和批评监督渠道。2014年,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要注意畅通两个渠道,一个是建言献策渠道,一个是批评监督渠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习近平在这里既指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也强调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依赖性,还指明了从严治党为什么以及怎么样依靠人民的基本路径,为从严治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一要畅通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的建言献策渠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落到实处、如何持之以恒,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形象如何、作风怎样、是否清廉,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评判权。从严治党不能没有群众参与。畅通群众特别是党外群众建言献策渠道,有助于从严治党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有助于调动群众参与从严治党的积极性。在从严治党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人民群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成功经验,既要请上来,更要走下去,倾听群众对从严治党的意见,讨教群众对从严治党的方法,使从严治党跨越“党”字束缚,突破“党”字局限,实现与人民群众的无缝隙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保持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这同时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二要畅通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的批评监督渠道。人民的批评监督是从严治党的关键。畅通群众批评监督渠道,有助于从严治党保持常态长效。靠群众的监督来警示,靠群众的批评来鞭策,使从严治党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真开门、开大门,热切欢迎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多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虚心地接受民群众的批评监督,在人民群众批评监督中获取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人民群众不满意什么问题就要加大力度查处什么问题,人民群众对什么问题了反映较为强烈就要加大力度克服什么问题。这样,人民群众就会对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更加上心,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可能有时候在某个问题上,与事实的真实情况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甚至有时可能是一种猜疑或小道消息,即使如此,也要对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有耐心,真正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即使要澄清事实,也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切不可打击人民群众批评监督的积极性,更不能打击报复。
总之,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关键于我们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民对我们党的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如果各级党组织对建言献策置若罔闻、对批评监督无动于衷,那么管党治党就会变成党“自说自话、自弹自唱”“闭门修炼、体内循环”,最终就有可能导致脱离群众、违背民意,瓦解党的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从严治党的智慧和营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2015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下一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大部署,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破”也要“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破”就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猎狐”行动不能停。“立”就是建章立制,制度要跟上。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反腐倡廉建章立制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突出重点、针对时弊。这就不仅明确了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而且强调了党内监督制度的健全必须具有重点突破性和时弊针对性。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以推进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建设为取向,增强制度的约束力。要围绕解决制度的机制化程度低,刚性约束不强等问题,加强程序性、操作性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或再造工作流程,推动法规制度上的规定的“不准”向运行机制规范下的“不能”深化,实现靠机制来约束权力运行。要依法配置、限定、规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定期开展权力运行风险分析,认真查找每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制度建设由注重解决权力运行中的共性问题,向注重解决权力运行中的个性问题深化。做到既注重科学制定总体方案和长远方案,又注重科学设计每项具体制度;既注重新时期制度建设,又着力加强整体性制度建设;既明确规定应当怎么办,又明确规定违反规定应当怎么处理,努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体系。
二是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根本在人。因为不正之风也好,腐败现象也好,都是人为的。但是严格地讲,都是有一定权力的人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里的“人民”是一个宏观概念。但就权力的具体行使来说,并非宏观上的人民来行使,而是由人民中的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委托自己的信得过的人来代表自己行使权力,这些人一般说来就是我们常讲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因此,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三是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这是从体制机制上预防腐败发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对目前仍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公布目录清单,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而在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对那些反映多、意见大、又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还是要继续取消下放”。由此可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就是要以制度来规范政府“权力边界”和“权力事项”,明确“权力家底”,并向社会公开权力行使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预防腐败发生。总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让权力公开透明,则是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的重要治本之策。
四是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国有资产资源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减少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犯罪,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这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注释】
①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第37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4页。
责编 /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