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生诉求不同于父辈
我在深入生活和调研时了解到,对于漂泊在城市中占大多数的农民工群体来说,“漂二代”与其“漂一代”的父辈是两个迥异的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在真实的农村生活过,农村对于他们是抽象的,但城市对于他们这些行走在外围和边缘的人来说也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对城市的感情、欲望与行动呈现出一些与“漂一代”截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对归宿点的认同与父辈不同。“漂二代”在城市生活多年,基本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与父辈挣了钱回家、将原籍农村作为自己的归宿相比,他们普遍怀有彻底融入城市的愿望,很多人坚持“打死也不回农村”。
■ 受教育程度与父辈不同。一项调查显示,在16岁到25岁的“漂二代”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了85%以上,相当多是在城市属地学校读完的,而且不少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命运,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 价值观念和取向与父辈不同。父辈们常常以贫困的家乡各种资源条件与属地城市比较,“漂二代”则以城市同龄人享有的各种优越资源条件进行比较,因此,其主流价值观念和取向与父辈截然不同。父辈们有了些现金收入,能改变一下农村老家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就容易“满足”,而他们却会因收入低而在城市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有的收入高也因没有城市户口买不了)而产生“不满”。
■ 对职业的期望与父辈不同。父辈们通常只关注找工作或者收入情况,“漂二代”在择业时则既重视职业特点,又关心工作收入和工作环境,大多数不愿做超负荷和环境差的体力劳动。我在走访时,有的街道社区干部反映,“漂二代”在就业时表现得“比较挑剔”,跳槽现象比较突出。有的一年换几个单位。同时,他们的市场意识较强,相当多的人已经成为“自由职业者”。
■ 对生活的追求与父辈不同。“漂二代”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80后”是一代消费较高的群体,“漂二代”也在其中。他们的婚育观与父辈完全不同。父辈身上一些让城里人讨厌的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在他们这里也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