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中寻求解决的方案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许多要解决的难题,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办法:“摸着石头过河”。这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陆学艺认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中的一员,不过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多一项任务,要在同群众过河的实践中,及时去发现、总结群众摸石头的过程和经验,发现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以利于更快地摸到石头,解决更多的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把这些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写成论著,加以宣传和推广,以使更多的干部群众踩着已摸到的石头、顺着已经开辟的道路向前走去,而所有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各种形式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总结、有所成就。
1978年夏天,陆学艺根据十多年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发表了《关于加速我国农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建议》一文,提出了12条政策建议,新华社采用并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25条政策。于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各地农村轰轰烈烈地率先开始了。1979年4月,陆学艺到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的农村调查,历时84天,了解了许多农村的情况,尤其是实地调查了当时主政安徽的万里同志批准的肥西县山南区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试点获得巨大成功的情况,回到北京,撰写了《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的文章,这是最早在刊物上公开正面讨论包产到户问题的一篇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0年,陆学艺到甘肃兰州市郊、榆中县、定西、陇西、渭源等区县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撰写了《包产到户的由来与今后的发展》一文。这篇文章因为提出了包产到户以后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大家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并且做出实行包产到户以后不可能再回到农业老一套的形式中去,很可能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起点的预测,这在当时全国包产到户还刚刚兴起、争论还十分激烈的时候,是比较新的见解,也是冒巨大政治风险的见解,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陆学艺后来指出,“现在看来,包产到户后怎样发展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的提出,以及在当时能作出包产到户将不会回到原来的老一套形式,很可能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起点,发展前途宽广这样一个结论,不到社会实践的第一线去调查研究,不去倾听干部群众的呼声,是不可能想出来的。”陆学艺不仅从实践中认识理解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