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考察,今年2月他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两次都谈到“四个全面”思想。他在2月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最近,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里,我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谈点看法。
一 “四个全面”是伟大的系统工程
“四个全面”这个宏伟战略构想,虽然是习近平第一次打包提出的,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中央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陆续概括形成的。党的十八大是一个重要标志。它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宣告:“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是说,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目前还肩负着三大历史重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思想,它将党今后长远的历史重任确定下来,使中国共产党人有了宏大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三大历史重任,报告的相关部分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作了论述。
就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而言,对三大历史重任无疑要科学规划,统筹运作,但是他们首先直接面临的是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重任。两年多来,新的党中央都是在围绕这个历史重任运筹帷幄、顶层设计、调研考察、具体谋划。在党的十八大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重任后,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又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两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定。其间还根据十八大要求,在全党分两批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在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和要求。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积累,习近平在今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势所必至。
在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尽管在十七大已经提出,但十八大又作了新的提升,增加了更高的要求。当时主要是从五大建设方面提出的:(1)经济发展方面,强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再翻一番(过去的10年已经翻了一番)。(2)政治进步方面,强调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法治政府基本建成。(3)文化建设方面,强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4)人民生活方面,强调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5)生态环境方面,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不久,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民群众心中的这个追求,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样,习近平就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第一次定位为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战略。不仅如此,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特别强调了广大农民和贫困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和富裕群体真正同步达到高标准的小康生活。他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就是说,这个“全面”小康不是过去用平均数计算的虚假小康,因为少数人的极端富裕掩盖了大多数人的不富裕。习近平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括全体人民在内的每个家庭、每个农村、每个群体的实实在在的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