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葛剑雄:被误读的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当代意义

◎ 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是来自外界,而不是来自中国内部。这条路主要不是由汉朝人,而是中亚、西亚、甚至欧洲人建立的,动力来自他们。

◎ 回顾历史不是说中国要去重新控制中亚,而是必须承认,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畅通是以中国对中亚的畅通为保障的。

◎ 经济带的建设,别的国家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哪里,对方的油气、棉花贸易不一定要卖给中国。

◎ 哈萨克斯坦是我们的重要接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哈之间并非没有利益之争,比如伊犁河水的分配问题,伊犁河是哈萨克的主要水源,但也是新疆重要的水源。

◎ 我们互相不干涉内政,但什么是内政,如果他们的内政影响到了国家利益时,我们应怎么办?

葛剑雄:被误读的一带一路

现在一般讲的“一带一路”路线图

“一带一路”离不开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概念,也离不开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和交通路线。对历史不了解或误解,往往会错把历史教训当经验,甚至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如果认真看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的讲话,就可以发现,他是非常理性,某种程度上是以低姿态,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利益共同体,而不是有些人在不久前炒作的中国人在推行新的“马歇尔计划”。

有些人把“一带一路”的成功称为“万国来朝”,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出现这些有偏差的想法,是因为不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一、“一带一路”的历史地理背景

1、“丝绸之路”的概念变化

今天“丝绸之路”的概念跟最初出现时的概念有很大不同。这是现在一般讲的丝绸之路(如图1)。但实际上当初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命名“丝绸之路”时,指的是在特定时间的特定路线,而现在指的地方已经离开了当初李希霍芬命名的路线。实际上,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内容)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有些确切讲只是交通线路,而不是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道。

我们以前更多只看到中原对今天的新疆、中亚,或者华夏诸族(也就是汉族、农业民族)对这一带的影响,实际不止如此。欧洲对这里的影响早就开始了。

比如,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已经扩展到印度巴基斯坦,把希腊的文化传播到此。新疆阿斯塔纳古墓中有不少2000多年前的干尸,其中有很多欧洲白种人。再比如,高加索到中亚这一带的人是人类最早驯服马、掌握骑马本领的,这是在3000多年前甚至更早。

而在中国内地,汉人的祖先到战国初年才学会骑马。孔子时代,中原的马是用来拉车,而不是骑的,所以孔子教学生的六艺之一就“驭”。学会骑马后,服饰也发生变化了,高加索一带游牧民族发明裤子。中国考古界也发现,全国最早的裤子是在新疆发现,历史有3000多年。

再如汉传佛教宗教,就是从三条丝绸之路之一传过来的,再从河西走廊传到中原,也有从印度尼泊尔直接传到西藏,就是藏传佛教。阿拉伯势力强大后,伊斯兰教扩展到新疆,整个新疆特别是南疆就皈依伊斯兰教。

有观念认为,新疆这一块地方的文化好像是从内地传过去的。这是不对的,有汉族的文化,但也有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宗教,而且往往其影响还在汉族文化传播之前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葛剑雄   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