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没有道理(3)

 回归常识,更能破解“唱衰中国论”

新常态使中国发展面临难得的转型机遇期。牢牢抓住这个重要转型机遇期,关键要在纷纷扰扰的复杂舆论氛围中,保持定力,全面认识国情、世情与民情。这就要求我们超越“数字教条主义”,用相对全面、均衡的经济数据透视与检查中国发展的健康状态;也要求我们摆脱“学术本本主义”,避免照本宣科、不假思索地传播一些片面观点;更要求我们警惕“舆论民粹主义”,不以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状态分析经济新常态。

分析中国经济,要分析数据,更要回归常识。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是看看2015年的春节假期,境内游、出境游的人数再创新高,街道商场、夜市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再比如,2015年1月中国进出口额在下降,但是天津、厦门、上海等港口却是一片繁荣景象,形势好不好,看看码头泊位停满的外贸船只就知道。这些都是凭肉眼就能看到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繁华。

环顾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大家希望买房、买车,要求治理空气与水污染,渴求舒适宜居的社区,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动力。

当然,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还很多。可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哪个时期中国的问题不多呢?哪个时期中国经济的挑战比现在少呢?中国的经济问题是成长的烦恼,是经济整体上行期“如何保持”的难题。而欧美的经济问题则是衰老的困惑,是经济下行期中“如何复苏”的问题。面对唱衰中国的声音,我们要有自信。

其实早在21世纪初,就有许多西方人说中国银行业已经技术性破产,中国经济硬着陆之说甚嚣尘上。但中国在进行稳健改革的过程中,经济不仅没有衰退,反而保持了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西方的唱衰论调不攻自破。稳步前行的中国,完全不必理会唱衰中国的种种论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只要我们稳住自己的脚步,修炼自己的内功,成长是必然的。让我们大踏步地向前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