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战略举措
“问题”与“主义”的交互作用,催生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不仅涉及经济体制,也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这就是“全面”的含义。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此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机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说,要用制度的现代化为“物”的现代化提供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但是党的建设领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从严治党。只有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常务副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1日。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