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党一系列重大的决策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际,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经过几个阶段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与“主义”的交互作用,催生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四个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将会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强烈的问题意识
新起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正所谓水涨船高。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迫切愿望是填饱肚子;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就有了学习文化等精神方面的要求;人们的素质提高以后,必然产生出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热情,并追求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始终充满新期待。恩格斯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但是,目标和现实始终存在差距,理想和条件经常发生矛盾。社会问题由此不断产生。现实地说,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机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改良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这些问题客观存在,有目共睹,发展中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这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我们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系列重大决策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际,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治国理政新思路,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