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的不同
人民论坛:您所负责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一家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有怎样的不同?是怎样运营的?
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官方智库的最大不同就是我们不吃财政饭,没有财政支持。我们中心目前采用的运营方式,首先是用基金的增值收益,支持公益性课题研究,基金现在有3个多亿了,绝大部分是央企提供的;其次,咨询收入;第三是课题费的收入,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我们搞一个课题挣一回钱;第四,会员的收入。另外,我们也会给一些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当然有些企业是我们的会员,但主要工作是给地方政府、国务院各个部门提供服务。
目前,我中心为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企高管工资改革的建议、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法治建设的提议、关于国家安全体制的提议等。最重要的是在宏观调控方面提了几条建议,我们提出,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要扩大内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还在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投资的重点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最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建议用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第二是建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国智库亟待创新,西方理论解答不了中国问题
人民论坛:与西方国家顶尖智库相比,中国智库要想引领世界思想理论潮流,我们的差距在哪?
郑新立:差距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研究的质量,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他们的研究做得很深,研究人员有80多人,每个人有两三个助手。在美国,如果在布鲁金斯学会当了研究人员,有一张办公桌美国人都会另眼相看,这是一个高素质美国人的象征,所以布鲁金斯学会的人讲话,各种人都会聆听,证明这个人信得过。智库的研究人员应该成为新媒体的主要思想传播者,扩大中国智库在全世界的影响,让中国的智库讲话时全世界来聆听。差距还体现在美国人善于提出建议和创新,我们在创新力上还不足。
人民论坛: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日新月异,“西方理论解答不了中国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该怎么办?
郑新立:中国的问题需要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库来提出解决的办法,西方只能提供一些参考和引导,不可能让西方人为中国的经济提出建议,他们也不了解。因为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有13亿人,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既是发展中国家,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的专家不断汲取人类的智慧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提出合理建议。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只有房价稳,物价、市场、经济才能稳
人民论坛:房价是当前中国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不少城市房价同比均呈下降趋势,有人认为这只是短暂回调,很快就会止跌回升,而有些人认为房地产可能会崩盘,您怎么看?
郑新立:房价要稳定、要适度。房价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对整个经济都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因为房价上升吸纳了老百姓的购买力,全家都为买房子花钱,别的消费却没钱了;房子变得不是消费品而成为投资品,所以就容易产生泡沫,一旦出现泡沫,就对整个经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经济的稳定关键看市场,市场的稳定关键看物价,物价的稳定关键看房价,所以只有房价稳,物价、市场、经济才能稳,如果房价波动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没有好处。
房价稳定的关键是增加房地产建设的土地供给。过去,我们对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给控制得过严,这是造成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近年来,观测房价涨落的相关指标,其关键因素是土地的收储量,如果土地的收储量增长得比较快,房价就往下跌,如果收储量减少,房价就上涨。而土地的供给掌握在政府手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那么,大量农村闲置的建设用地、过多占用的建设用地就可以把它置换出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建设用地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城乡的建设用地与市场隔离开了,人为地隔离了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措施:第一,允许承包地抵押担保转让;第二,允许宅用地抵押担保转让;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是通过这种改革,把农村的那些闲置的建设用地置换出来,将满足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
现在的情况是土地供应的短缺,造成房价过高。而一些限购的方法,不是市场经济的办法,违背了客观规律。所以,要用增加供给的办法来平抑城市的房价。
加大改革力度,释放经济潜力
人民论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概念,我们该如何认识与理解?
郑新立: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不追求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我看来,“新常态”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可能性不大,但是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还是有可能的。
如果我们各项改革到位,到2030年之前保持8%的增长速度还是有可能的。假如增长低于7%,增长潜力就不能发挥出来,各方面矛盾会暴露出来,那就不应称之为“新常态”了。我在《以改革新突破释放发展新动力》文章中提到要加快四大改革,释放四大潜力。第一是改革户籍制度,释放城市化的潜力;第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释放农业现代化的潜力;第三,改革金融体制,释放资本存量的潜力;第四,改革投融资体制,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如果再加三个就是:改革科技体制,释放创新的潜力;改革税制,加快第三产业增值税改革,释放就业需求的潜力;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扩大就业等。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保持7.5%完全没有问题。不改革的话,潜力就释放不出来,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