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丝路战略解读之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由此升级为国家战略,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国家领导人全方位外交强力推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外交足迹踏遍五大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和蔼可亲、亲诚惠容的中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进入2014年以来,外交战线风风火火,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主场外交频频发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特别是“主场外交”硕果累累。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在上海举办,习近平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成为上半年的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篇章; APEC又为下半年中国“主场外交”添上精彩一笔,会上新增100余项合作倡议,“中国方案”广为各方接受。
2014年12月14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一带一路之旅”,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既有亚洲邻国也有欧洲伙伴,既有双边也有多边,而推动“一带一路”实质性进展是此行的关键词。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人共出访11次,70天的行程遍布26国,其中先后两次出访俄罗斯和德国。此外,作为数场国际会议的主场外交东道主,二人在国内会见多位来访的国家及地区领导人。
与此同时,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正在加紧制定,行将出台,势必成为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据《上海证券报》2015年1月13日消息,“一带一路”规划已经获批,即将正式出台,总投资达1.6万亿美元。
从提出战略构想到出台发展规划,标志着这一宏伟蓝图正得到高效推进,必将引爆沿线沿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国际社会广泛响应 积极参与合作项目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包括亚欧26国,基本囊括古代丝绸之路所达范围。如果两相比较,在汉、唐尤其是元代丝路极盛时期,其所达范围大致不外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丝路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必将远远超越古丝路,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化的。而“一带一路”沿线,囊括了近60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一带一路”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与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国际义利观、亚洲新安全观等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一样,它一经提出就广泛获得世界积极回响。“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跨欧亚发展带”有效对接,与中亚五国、俄罗斯的东向能源新干线,与印度新总统穆迪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印尼新总统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中心,与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西亚、阿盟的经济振兴计划,乃至与中东欧16国摆脱债务危机、吸引中国投资的需求,都不谋而合,遥相呼应。“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欧亚经济一体化,共同建设欧亚大市场,共同引领来自亚太和欧洲的国家参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新格局,从而对当前世界经济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促进新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近60个国家表态支持,同时也获得东盟、欧盟、阿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另外,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据凤凰网“寻路中国”工作室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意大利、斯里兰卡在内的30个多家和地区的元首或首脑,已经明确回应“一带一路”。其中,白俄罗斯、马尔代夫等13个国家“积极评价”或表示“高度赞同”;埃及、乌克兰、斯里兰卡等11国表示“愿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4个国家认为,有合作机遇并能获益;新加坡和韩国则表示“正在考虑,打算合作”。30国之中,除了澳大利亚和马耳他,其他28国元首或首脑对“一带一路”的表态,均发生于年内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的会面中。
通过与近60个国家、40多亿人口建立广泛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有助于中国获得外部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商品、资本和适用性技术的输出。据海关总署测算,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进出口总额达7万亿人民币,增长高达7%;一批重大项目已取得突破和早期收获。东南亚方向,有铁路、公路、港口、电网、油气管线等,如中缅铁路、公路、皎漂港及特区、西哈努克港及开发区、中老泰铁路、印尼港口及开发区、泰国罗勇工业区。中亚方向,有中吉乌铁路、中塔公路二期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D线。东北亚方向,则包括中俄东线、西线天然气管道。南亚方向,有中巴公路、核电厂、工业园区等。除此之外,在东部非洲、北非地区以及中东欧地区布置了一些项目,南太平洋地区正在考虑做一些规划。同时,“一带一路”将实现与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及战略通道合作,中国将加快与乌兹别克斯坦就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运营企业间协议的谈判,推进中哈原油管道改扩建工程建设。在其他能源项目方面,开工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争取2018年俄罗斯通过该线管道向中国供气;启动实施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开发项目,争取2016年完成产能建设;启动中俄亚马尔LNG合作项目,争取2016年投产;推进哈萨克斯坦卡尔恰加纳克天然气田开发、卡沙甘油田开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