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贾康:制度创新要大踏步跟上新常态要求(2)

核心提示: 新常态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中高速,二是结构优化,我认为第三个词更为关键,那就是创新驱动。

以制度供给来放大“乘数”

记者:您如此强调制度供给的问题,那“新常态”下供给的空间在哪里?

贾康:首先,现阶段我国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大的演进趋势面前,所具有的潜力、活力的释放空间依旧是清晰可见的。譬如,在经历了此前一轮又一轮的建设与升级换代改造后,我国的基础设施目前依然存在着较为迫切的、进一步换代升级的需求。从我国高铁客运所经常面对的“一票难求”的旺盛需求,或者其它领域不鲜见的“局部短缺”现象,我们不难观察到未来通过进一步激发产能的利用能力、增长空间和需求释放以后,由供给的回应所能够形成的支撑未来继续增长的条件。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要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调研中我发现,这些增长的空间,还包括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实体经济技改换代空间、服务业成为长期增长新引擎的空间、环保产业应运而生的增长和支撑作用空间、地区间的梯度推移空间、消费占比低的调整和人均收入增长空间……所有这些空间的打开,潜力的释放,莫不需要以改革来“激活”,以制度供给来放大“乘数”。因此,走入新常态,也就意味着改革联动深化不可逆转,改革攻坚克难势在必行。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还特别强调,在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的背景下,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动力引擎要变化,这种“乘数”效应如何实现?

贾康: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常规投资活动边际收益下降的过程中,依然具备通过改革释放制度供给红利的巨大潜力。通过改革来放松供给约束,以制度供给来激活供给潜力,是目前最值得争取的未来增长前景。通过改革来达到经济增长“趋稳”、“蓄势”,把“新常态”和需要调动的“新动力”,以及在认识上特别需要强调的“新供给”有机结合,应是使未来我国进入长期的次高增长速度区间状态最重要的着眼点。

新常态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中高速,二是结构优化,我认为第三个词更为关键,那就是创新驱动。你要想达到这样的愿景,一定要有制度创新,激发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我理解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首先,制度创新是什么?就是回应经济社会转轨的制度变革的需求,提供有效制度供给,这就是回到从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必须攻坚克难的全面改革上面。我认为这真的不是说大话,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实在在要做的提纲挈领的事情,当然也是最有难度的事情。管理创新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业和企业,更加复杂。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需要观察到有什么样的需求,能不能有效地供给,关系到成功与否。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不能实现,要靠制度创新给出空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珊]
标签: 制度创新   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