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是资源融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重点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融合。传媒资源是指传媒系统中一切可利用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从宏观上看,传媒资源的融合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未来资源的融合。中华文明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底蕴、170多年的民族振兴、90多年的共产党苦难辉煌、60多年的新中国建设,以及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都是中国传媒发展壮大的源泉。中国传媒与革命战争的烽火、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一路前行,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中努力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开拓。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用好历史资源,把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和未来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种是政策资源与内容资源、队伍资源的融合。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信息传播工具,中国传媒享有优惠的政策资源;几十年的出版、发行、制作、播出、引进实践,更使中国传媒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形成了一支政治性强、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政策资源为内容资源导航,内容资源是政策资源载体。两者交相辉映,在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努力下,不断丰富中国传媒光谱,体现中国传媒特色。
第三种是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的融合。人人是媒体、处处为中心。上线是为了赢得注意,吸引眼球;下线是为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线上、线下共存共生,相得益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主体融合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表现是升华,即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通过自组织过程在系统宏观上出现全新、协同的结构、模式和性质的现象,表现为系统整体具有、在高层次存在的属性、特性、行为或功能。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最关键的是主体融合。
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体要努力实现市场融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传统媒体正不断探索、确立市场主体之路,新媒体则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市场基因,在严酷的适者生存竞争中茁壮成长。因此,在融合发展道路上,传统媒体要借鉴新媒体的互动优势,努力守住市场存量、扩大市场增量;新媒体要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不断增强政治正确性、扩展体验用户群,进而使“一个转型社会,两个舆论市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形成熔铸两者优势的新型传媒市场。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体要适时进行属性融合。一般而言,传统媒体掌握着具有政策资源优势的公信力品牌,完成党、政府交给的任务,生产公共精神产品;而新媒体更强调市场需求,着力提供具有个性特征的服务和产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体融合,就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运作过程中,前者着力在产业运作中做大,后者大力在公共服务中做成。
此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体要大力实现生态融合。传媒生态是由传媒产业链、价值链构成的有机系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传统媒体的运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企业经营、行业自律,而不能走回头路,搞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刀切、大帮哄;新媒体则要坚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承担社会责任,以推进和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摒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纯市场行为。惟其如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体才能走上生态融合的“正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尊重规律、体现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