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民族和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根本前提。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保障,政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解体、民族就会分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求用一个共同的思想意志来凝聚全党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大事变迁,一些老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我国发生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严重政治风波。我们之所以能够力排国际上的不良影响,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和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党的理论创新给予的强大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把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一届中央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目标指向,更富有勿忘国耻的特殊意义,更富有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激励作用。习近平“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为引领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拓未来的行动纲领。
综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它的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事实也深刻表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具有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强大思想基础,它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主心骨。这一重大思想及其指导下的新的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展现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
【注释】
①③《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⑥中宣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单位编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2014年。
责编/丰家卫(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