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实现发展方式科学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双重历史任务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其思想体系不但涵盖反映当今时代发展规律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而且还包括为前进道路扫清障碍必须解决的重典治乱、反腐败反分裂反恐怖、向痼症顽疾开刀等一系列特有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正确反映。
第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更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工人政党要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要做人民的公仆,不要当人民的主人,不要搞特权。并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三大政党学说。列宁在创建苏维埃政党时又从理论武装、领导力量、组织纪律、政党纲领、政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左”右倾错误等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共产党根据执政党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原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又陆续提出了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五位一体的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体系无论诞生于什么时代,其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其核心思想都是为人民服务,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思想侧重解决的是最关键的民族独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邓小平理论侧重解决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和党的制度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解决的是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侧重解决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问题,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要侧重解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年积存的顽瘴痼疾、发展难题、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斗争、党的作风建设等问题,它以“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深刻认识,从党和国家现实状况出发,牢牢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关键和重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它的思想精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反映现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是对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的深刻回答,是完成好双重历史任务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