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万宝瑞: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3)

(一)统筹城乡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战略

解决城乡矛盾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背景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考虑农村养老、医疗、照护等具体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是要提高“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降低“新农合”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助和五保供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三)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指出方向。一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整合村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或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完善的综合性、多功能老年人服务机构。二是推动养老服务业社会化。养老不仅是一项福利事业,也是一个产业,社会对养老服务有巨大的需求,应将养老产业作为重要投资领域,除了国家投入外,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并给予税费优惠政策。三是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结合农村改革,在允许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效仿城镇居民“以房养老”的模式,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发挥土地资产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四)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养老保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其中,最重要的是老人的健康问题。老人要长寿,更要健康长寿。前不久,我们负责起草、并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特别提到老年人这个重点人群。《纲要》里提出,要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需要的食物产品,尤其是适合老年人的低盐、低脂食物;要开展老年人营养监测与膳食引导,指导老年人补充营养、合理饮食。通过这些举措,从食物和营养的视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五)鼓励老人继续贡献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是知识和经验的象征,老年人才是科学和文化素质较高人才,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条件,老年人才继续发挥“余热”可以节约人口智力投资成本,从这个角度说,老龄化对推动经济技术进步是有益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许多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渴望继续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对此要积极引导、开发和利用好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农村老人,我们要继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60~70岁之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参与乡村社区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