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90%以上高水平论文投向国外 国内科技期刊有戏吗?

宋嵩 绘

科技期刊是科技传播的首要媒介、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强的科技期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和国际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期刊的质量、权威性、影响力等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媒体如火如荼、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内科技期刊如何奋起直追、转型升级,尽快实现国际化?

国内科技期刊还处于初级阶段

平均影响因子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更远远落后于美、英、德等学术期刊出版强国

“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学术论文,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前不久,在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十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发言语惊四座。

2013年我国科技期刊达到4944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与国际顶级期刊相比,无论是权威性还是影响力,均相距甚远。“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更远远落后于美、英、德等学术期刊出版强国。”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调研,2013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23.14万篇,同年被收录的科技期刊为139种;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6.47万篇和135种。“论文增加了40%,而期刊只多了4种,这说明我国优秀期刊和优秀论文之间的差距不断在扩大。”

症结在哪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编辑学报》副主编游苏宁认为,国内科技期刊当前面临诸多问题:重指标轻读者,过分关注评价指标,为提高指标弄虚作假,忽略了读者口味;重经营轻质量,逐利环境和经济指标的压力下,编辑的独立性无从谈起;重形式轻学术,对学术水准把关不严,存在大量关系稿、造假、抄袭问题……

“期刊质量是学术生态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初景利认为,国内科技期刊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引起国内外优秀科学家的关注。

七成出版单位是非独立法人

既要改革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更要改革国内的科研评价标准

国内科技期刊如何实现从求数量的外延扩张向求质量的内涵发展转型?专家们建议,在进一步加大精品科技期刊培养力度、使之摆脱生存危机的同时,加快其他期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