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哲学家施密德:中国20年后将迎来一个哲学时代(3)

施密德:那只是看上去深奥,其实没那么复杂,就像我们都住在房间里,它不复杂吗?那么多的建筑材料,那么多的建筑工艺,可对于居住其中的人来说,你只要学会适应它们就好。就和呼吸吐纳一样,不需要刻意去学,人、动物、植物都会呼吸,这是世界最本真的原理。

其实中国古人的思想与这最接近,比如道家的阴阳,认为万事万物彼此对立,却又互相支持着对方。这是来自生活的经验,不是理论。过去30年,我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了幸福,这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认为:在爱情中既要学会呼,也要学会吸,这很重要。

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

北京晨报:可现实是,家庭并不是孤立的,它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施密德:这基本上是一个时间问题,从正常历史发展进程看,20年后,中国也会成为发达国家,人们就会发现有钱并不等于幸福,毕竟我们还有生活、理想和爱。那时人们就会放弃钱,回归爱情。在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人往往是没钱的人,但这不是人们马上就能明白的。

北京晨报:人人都知道爱比钱重要,但前提是缺乏安全感。

施密德:我理解的安全感,是物质上的最低保证,这样人们才可能去追求精神。德国也有穷人,但不会饿死,也许今天中国人还有这种担心,不过我觉得应该不至于,而是上一代人的恐惧进入了这一代人的潜意识中,所以有不安全感。

和谐是获得爱的关键

北京晨报:现在人人都在说和谐,已经让它变得有点像套话了。

施密德:和谐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词。婚姻中,有时人们会有争吵,甚至吵得很凶,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不想过了,而是在正常的和谐范围中,和谐与否是能否获得爱的关键。和谐包含两方面:一是你我之间是否和谐;二是我我之间是否和谐。只有把这两种关系都处理好,你才能成功。陈辉/文

威廉·施密德:研究生活艺术的哲学家。早年当过排字工人,后在大学学习哲学及历史,获得博士文凭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到2011年为止,作品已累计出版50余万册。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