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哲学家施密德:中国20年后将迎来一个哲学时代(2)

毫无疑问,人的自我最重要,它是爱的基础,没有自我,就没有爱的主题。但自我与爱并不矛盾,两个独立的自我结合后,彼此的自我认知会更成熟、更强烈,从而让爱也变得更稳定。

其实,爱与自我的关系也很像呼吸吐纳,关键看怎么调节。

价值“内化”方成人

北京晨报:您说的这是理想状态,今天大家工作这么忙,很难去刻意经营爱。

施密德: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德国已经是现代化国家了,而中国仍在发展中。但你要知道,每个人、每个社会都在变化中,适应这个变化,并充分把握自己,这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包容性才能不断增加。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爱的自我教育。

北京晨报:该怎么自我教育呢?

施密德:非常简单,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但你首先要确定哪些是自己最需要、最根本的价值,它们是永远不会变的。确定好了这几点,然后就不断巩固它,不论社会怎么变动,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要坚持,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价值就会被你“内化”了,就成为你自我的重要成分。

作者:刘树勇

平野秋水清明,闭门抱书自喜。面壁偶尔入定,对花总是想你。

欲望也可以很积极

北京晨报: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来说,外部诱惑太大了,人很难有所坚持。

施密德:这一点我能体会到,但狂躁终会过去,每个人都应设立一个欲望与理想的临界点,然后问自己:当欲望满足后,还需要做什么?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中国必然会超越当下的发展阶段,去迎接一个哲学的时代,如果让我预测的话,我认为是20年后。

北京晨报:即使到那时,人也还是有欲望的啊。

施密德:人一直都有欲望,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一样,这是人性决定的,只要不超过界限就好。其实,欲望也可以很积极,如果没欲望,我们可能现在还在树上,而不是进化成人。

会呼吸就能得到爱

北京晨报:很多中国人会觉得,爱这个话题太复杂也太沉重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