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周其仁:政府权利的边界怎么判(4)

周其仁谈中国未来四个问题与挑战

核心提示: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着重分析了四个问题,虽是问题,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发达经济、成熟的经济难以遇到的机会。

中国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当然,每个人都可以开出一些“问题”的单子来,我开出的单子就是四个问题:

首先,中国在全球怎么定位?发展了20年,开放了20年了,两个海平面变成了三个海平面、四个海平面,我们怎么定位?受其利,防其害。

第二,我们的空间资源、城市化、密度集聚,巨大的潜力。

第三,我们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背后“支持产品质量的想法”的生产,创新科学。我们有过悠久的古代文明,跟欧洲一样,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但是,我们跟欧洲比缺三个东西,没有文艺复兴,没有科学革命,没有近代启蒙运动,然后国家不行了。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最了不得是歌星,不是科学家。今天,科学家斗不斗得过歌星,卖张票就知道了,差太多了。

最后一条,就是我们的官民关系。市场发展少不了国家权力,没有这个中间第三方服务,市场的产权基础、市场的秩序、市场的竞争都是空想,完全不要政府的市场是空想的。可是,你让政府来,他弱了不管用,强了你管不住。必须要承认,我们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巨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好好解决,它是有可能构造我们的未来的。

很好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我们的行动

最后,我讲讲这个“新常态”。

我仔细读了习近平的讲话,习近平讲“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投资银行家先提的,意思是别急急忙忙以为可以回去,回不去了,就是零左右的增长。其实,这个估计到目前为止被证明是错的,美国现在都是三到四的增长,就业不太好,但是经济增长不错,为什么?两个海平面的效果。哪家公司真按当年零到一的增长来做投资布局的话,会输的一塌糊涂。

习总讲的是“适应新常态”,是把心态先调过来。你这么调过来以后,将来什么叫“新常态”?我的看法是:(新常态)不取决于经济学家的预测,我们现在说将来是四、五、六、七、八,取决于行为,取决于我们的企业家怎么行动,取决于我们的政府怎么行动。今天做什么选择,做什么行动,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从前景看,中国还有一个可能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这个全球化的大势能没有完全释放,但是,面对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最后我的结论是: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的行动,首先包括各位在座的行动,谢谢各位。

(本文整理自周其仁11月7日在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与挑战》,来源: 人文经济学会)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